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B.社会思想的大变革
C.诸子百家人才辈出D.各诸侯国争霸的需要
2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2021-03-24更新 | 689次组卷 | 23卷引用:选必3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2021-02-05更新 | 376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达标检测
4 . 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中央领导指出“学生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1955年全国文教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这表明当时
A.劳动价值观念受到轻视B.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D.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生产实际
2020-11-07更新 | 641次组卷 | 17卷引用:选必三第六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5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0-04-04更新 | 956次组卷 | 27卷引用:选必三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2020-01-17更新 | 439次组卷 | 18卷引用:选必三第六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