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在中国的宋词中,以苏轼的“豪放派”与李清照的“婉约派”为主要代表。你能举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中与上述两者相类似的情况吗?请各列举一名,概括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并列举其部分作品。

2018-01-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必修三第八单元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课时作业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欧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简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2)有人认为“瓦特和法拉第是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2017-11-22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上人教必修3 第4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B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

—《二程集》

性即理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中庸章句》

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

—《陆九渊集》

(1)指出材料一中“天”的含义,概括材料的共同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据此分析“天”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家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