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爱因斯坦成为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他将这份工作视为“一种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不用为生活而操心,可以在本职工作之外埋头研究自己所爱好的问题。经历了十余年的刻苦钻研,爱因斯坦终于在34岁时被遴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物理学权威。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技术应造福于人类。19148月,正当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公开声明“它不仅会威胁文化本身,同时还会危机民族的生存”。此后,爱因斯坦从不因权威身份与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向一切黑暗势力与不合理现象进行公开顽强的斗争,从而成为在科学技术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同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

——摘编自朱亚宗《巨人何以成为巨人:超越物理智慧的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简述爱因斯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概括爱因斯坦在成名前后立身处世风格的变化及其秉持的基本原则。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学变革运动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激发出的文人强烈的忧患和改革意识的产物。其主张一是文体的革新,即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华而不实的骈文,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二是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提出“词必已出”和“文从字顺”,并借此昌明儒家之道,攘斥佛教。北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更为重视文以载道这个重要的理念,文章的议论成分、政治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加。这种载道的古文在此后一千年间占据正统地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明对中国全面冲击的产物。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们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他晦涩难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使得表现力与理解力都不发达,但另一方面,实又因为他内中的思想荒谬,于人有害的缘故。这宗儒道合成的不自然的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所以,新文学革命是语言和思想同时操作,且更偏重思想变革。“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的新道德以尊重个性权利、维护个人权益,并要求文学表现“个人的解放”,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摘编自祁志祥《形式革命与思想革命:“五四”文学的复合审美追求》


(1)据以上材料比较唐宋古文运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不同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据以上材料指出两次文学变革运动的关系,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左右,《本草纲目》传入欧洲后流传多种版本。波兰教士卜弥格将《本草纲目》内几十种植物药译成拉丁文的《中国植物志》,法国医生范德蒙德1732年在澳门行医期间得到《本草纲目》,在中国人帮助下编写了《本草纲目》早期摘译稿,164年之后得以全文发表。1735年,用欧洲文公开出版的《本草纲目》节译本,出现在巴黎法文版《中华帝国全志》中。19世纪初法国人勒牡萨在自学汉语的基础上,把对《本草纲目》和中国医药的研究论文提交巴黎大学医学系,受到高度评价并被授予博士学位,开启了西方学术界对《本草纲目》进行学术研究并授予学位之先河。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所著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中反复引用了一本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内容。随着其影响力逐渐扩大,《本草纲目》成为世界上研究药物学以及动、植、矿物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李时珍和达尔文等人一样,被列为世界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摘编自高洁等《从<本草纲目〉看16世纪前后的中外医药交流》


(1)据材料,概括说明《本草纲目》在欧洲传播的情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传入欧洲所产生的影响。
4 . 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发展,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出生于春秋后期的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提出核心观念“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应当有所改良。汉代以后孔子的思想主张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

材料二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其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反对禁欲主义,崇尚理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辈出,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以上材料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

材料三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主要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学说以及“三权分立”思想,同时也受到中国古代民权思想的影响。然而他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则受到了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文化的巨大影响。

——摘编自史艺军、宋晓敏《从文化视野看孙中山三民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张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以后孔子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人文主义的内涵。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指出其突出作用。
2021-11-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新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然十分突出。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米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使“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4)除了观念和传统之外,治国主导思想的不同也对国家结构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汉武帝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相关论述
19789月“北方谈话”“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要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来改造企业,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考核制度。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
1992年初,“南方谈话”“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摘编自周锟《邓小平对社会生义本质的认识历程:从“北方谈话”到“南方谈话”》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发表“北方谈话”的背景。
(2)据材料,概括从“北方谈话”到“南方谈话”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并指出二者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2022-05-07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了传统儒学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1915年开始,一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了比辛亥革命更猛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的斗争中,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揭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就其内容来看,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的儒学思想家们的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指出新文化运动有哪些特点。
2021-05-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给每一个人以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权利,一切已有的价值规范和秩序将被重新估价和重新建构。这确乎是西方社会转向现代建构起“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使人们有可能逐步意识、认同、接受乃至维护和坚持诸如自由与平等、人权与人道,个人与社会、自然法与国家民主(法制)政治……等全新的“现代性”政治和“现代性”道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启蒙的道德意义在于摆脱中世纪神学的信仰伦理传统,在于创造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秩序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

——摘编自万俊人《西方“现代性”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之建立论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价值观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现代价值观建立的共同作用。
9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

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防止“专制独裁政府”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前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作用
2021-04-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综合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方法,重视实验数据的收集,也证明了数学作为理论工具的意义。他在数学、光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不过,牛顿的最高成就在于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牛顿物理学新发现的鼓舞之下,解剖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和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也纷纷取得了重要成就。通过始自哥白尼、讫于牛顿的科学革命,人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空前的自信。虽然在19世纪之前科学所带来的重大技术进步并不多,但是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科学具有实用价值。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牛顿力学所实现的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综合,从根本上否定了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天贵地贱观,加速了近代科学思想的解放和繁荣发展;而牛顿的科学方法,则开创了物理学研究与数学研究交叉的新局面,为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样板。

——何亚平《牛顿科学成就和科学方法的统一》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科学上获得成功的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方法的创新之处。其科学方法对科学发展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2021-09-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性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