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选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辩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

材料二 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通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
2021-06-09更新 | 38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马克·吐温发表于1893年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主人公美国人亨利·亚当斯驾驶小帆船因意外流落异国他乡——英国。就在其陷入无衣无食、穷困潦倒的绝境时,偶遇两个打赌的英国富豪兄弟,意外获得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并约定一个月时间里,亨利可随意使用,但一个月后须原样不动地还给富豪。世人从此对他的态度大为改变。无论是餐厅老板、酒店房东,还是达官贵人、美国公使,无不对其大献殷勤,极尽巴结之能事。他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直至获得万众仰慕的公爵之位。亨利结识了各界社会名流,认识了自己心爱的女友波霞,也帮助好友劳埃德卖掉矿山股票,并从中分得一百万美元,因此步入了真正的富人行列。最终,亨利兑现自己的诺言,在归还百万英镑的同时,与女友波霞有情人终成眷属。


围绕材料并结合世界史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