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韩非子和卢梭的)信仰大同小异,但一个主张君主专制,通过限制臣子的权力,进一步否定人民的权力;一个主张民主政治,通过各种代议制赋予臣子一定的权力而恢复人民的自然权利,这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从中是不是可以说明人类信仰实现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千差万别的信用路径呢?

——郭生祥《韩非子和卢梭:国家信仰的两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信仰实现的道路”提出一个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特征的概述表

特征解读
古典遗产西方从古典文明中得到包括希腊哲学和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等遗产
天主教和新教宗教改革与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
欧洲语言西方继承了拉丁语,但是出现了各种民族和与之相伴随的民族语言
精神权威与世俗在整个西方的历史上,先是唯一的教会然后是许多教会与国家并存权威分离
法治君主应当根据自然法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而普通法的传统则在英国得到了发展
社会多元主义存在着相对强大和自主的贵族、大量农民和虽然为数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贾阶级,有力限制绝对君主制
代议机构议会和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团的利益的机构提供了现代民主体制的代议制形式
个人主义文明社会中所独有的个人主义意识及个人权利传统和自由传统出现

——据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整理

阅读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特征”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