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2-06-01更新 | 10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卷
2 . 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察举制选拔重用儒生,同时还
A.兴办学校,讲授儒学B.颁布“推恩令”
C.废除嫡长子继承制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人的最初形态并不那么高贵……他们和动物之间通行着相类似的遗传法则,时常受到严酷的生存竞争的折磨,而自然选择或自然淘汰就会在它威力所及的范围以内发挥作用。”这一观点属于
A.托勒密“地心说”B.哥白尼“日心说”
C.爱因斯坦相对论D.达尔文进化论
4 .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科学家之角”埋葬着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其墓碑上写着:“他用近乎神圣的心智和独具特色的数学原则,探索出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迹、海洋的潮汐、光线的不同谱调和由此而产生的其他学者以前所未能想像到的颜色的特性。”这位著名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牛顿C.爱迪生D.伽利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2021-10-23更新 | 305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伸民权”,“设议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三权分立说B.君主立宪制C.社会契约论D.人民主权说
2021-10-10更新 | 28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今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劳工神圣”的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
A.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C.社会主义还没有被中国接受D.中共成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 . 1953年8月,艾青在发表的(谈中国画》中提出了“新国画”的概念。该文发表后,有许多人写信表示反对,然而来信却并未公开发表。时隔三年后,出现了一组针对此文批判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左倾错误影响到文艺领域D.“双百”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是(       
A.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