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8 道试题
1 . 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其演变发展脉络为
A.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D.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2021-11-02更新 | 104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1-10-26更新 | 867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初七十年实行“无为而治”,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学与阴阳、墨、名、法同属被统治观念。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鉴于汉初经济残破的现实B.借鉴宋代崇儒亡国的教训
C.顺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D.抨击武帝尊儒的文化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是(       
A.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2021-09-25更新 | 382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两宋山水画对比。某同学据下表得出“地貌差异决定了绘画风格”的结论,该同学
时期北宋南宋
代表类型以汴梁为中心的北方山水以临安为中心的南方山水
内容高山大川岸芷汀兰
植被多为阔叶落叶林多为常绿阔叶落叶林
用笔强调笔法强调墨法
意境阳刚、壮美、雄浑阴柔、优美、缥缈
A.运用了唯物史观分析法B.全面准确解读了表格的信息
C.忽视了政治经济等因素D.展现了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2021-09-04更新 | 26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阳泉市教研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房间: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在那里,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会以书为伴,寻觅属于自己的安宁。这种新式房间的出现
A.说明收藏书籍成为时人共识
B.凸显人的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
C.说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认可
D.表明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对神的信仰是真诚的,但是其信仰的具体内容不是基于宗教文献、宗教传统或宗教仪式,而是出于他自己的思索、考察。”可见,苏格拉底
A.不满社会现状B.以神为主要研究对象
C.具有理性精神D.事实上反对信仰宗教
10 . 下图为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确农业”
A.将农业带入数字信息化时代B.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C.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D.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2021-06-14更新 | 108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