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仁”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所谓“仁”就是“爱人”。他认为“仁”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这表明孔子
A.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积极寻求社会和谐的途径
C.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D.努力构建平等的理想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小说创作发生了重要变化,“市井小说”“都市小说”“乡土小说”“乡情小说”等反映普通群众实际生活的小说代替了之前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这一变化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的需求B.体现传统道德回归及文学政治性的削弱
C.得益于新兴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D.是文学创作作为自我和社会更新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要人认识“真正的我”,强调这个真正的“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B.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
C.忽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D.主张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4 . 11世纪始,意大利城市普通信徒中兴起布道传教浪潮。到13世纪前期,自发产生的布道团体得到罗马教皇的承认和支持。此间,慈母般的圣母、英雄般的圣徒等取代了难以领会的传统经院神学概念,成为信徒大众顶礼膜拜的对象。这表明,此时的意大利
A.教皇接受了宗教改革成果B.禁欲主义神学统治加强
C.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新思想D.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5 . 赵林在《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中指出:只有通过不同宗教派别之间互不宽容的对立,才能最终达成彼此妥协的宽容;而在一种信仰、一个教会和一个领袖的大一统专制格局下,是永远也不会出现宗教宽容局面的。材料中作者认为宗教改革运动
A.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B.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C.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的繁华D.打破了基督教黑暗统治
7 . 下图是达·芬奇的绘画《岩间圣母》,画中年轻的母亲用温柔的手搂抱着下跪的幼婴约翰.另一只手则向儿子伸过去。由此可知,该绘画宣扬的精神是
A.人文主义B.禁欲主义C.自由主义D.蒙昧主义
8 . 以下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包括
A.原子能的开发利用B.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C.发电机和电报D.蒸汽机与内燃机
9 . 文艺复兴以来,西欧人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16世纪初期,德国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使得西欧在天主教外形成了基督教的三大新教派,分别是
A.路德派B.加尔文派C.东正教D.英国国教
2020-08-0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等多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评论:加尔文的预定论思想,“把资本积累时期的社会分化、商业竞争成败的社会现象加以神化,鼓励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源、发家致富,同时使竞争破产者、社会下层和没落的贵族服从命运的安排,接受上帝的决定”。可见,加尔文的预定论
A.强调信徒均应听命于上帝B.缓和了宗教与世俗的矛盾
C.摆脱了天主教的禁欲主义D.从神学角度肯定社会现实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