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5 道试题
1 . 林纾在《大公报》上大声疾呼:“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对此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表于新文化运动时期B.主张用西学改造传统文化
C.反映了文言与白话之争D.其对传统的态度有一定合理性
2022-03-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末清初某思想家、哲学家,面对明清之际的政治变局,他为此进行了长达40多年动心忍性的艰辛探索和深入研究,并因此形成了“希张横渠之正学”的文化自觉,“寒梅春在野塘边”的文化自信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文化自强。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
A.“天下为主君为客”B.“满街都是圣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天地之化日新”
2022-03-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赵孟頫名作《鹊华秋色图》,下列关于该画作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该画作者是唐楷书三大家之一        ②该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③该画作按表现技法分属山水画        ④该画融文学、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黄遵宪在其著作《日本国志》中曾言:“余考泰西之学,其源流皆出于□□。其谓人有自主权利,则□□之尚同也。 其谓爱汝邻如己,则□□之兼爱也。 其谓独尊上帝,保汝灵魂,则□□之尊天明鬼也。”引文中□□对应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
5 . 1905—1907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报》上发表了大量介绍社会主义的译文和论文,并指出“处今日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即预防大资本家之发生可矣”。据此可知,革命党人此举旨在
A.汲取资本主义发展教训B.为“以俄为师”铺平道路
C.宣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D.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2022-03-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春季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接受了洛克关于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就拥有的天赋权利的观念。“在我们这个不幸的星球上,生活在社会里面的人们不可能不分成两个阶级:一个是支配人的富人阶级;另一个是服侍人的穷人阶级。”卢梭则主张“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要想使国家稳固,就应该使两极尽可能地接近;既不许有富豪,也不许有赤贫。”

——据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伏尔泰《哲学通信》等整理

材料二   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用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探索。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概述启蒙思想家在“财产私有权”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对“社会”觉醒的作用。
(2)结合所学,简述“中华民国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的理由。列举辛亥革命后先进中国人对“中国民主化道路”进行“新探索”的成果。
2022-03-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判断,孙中山主要想表明
A.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
C.政治与社会革命均须“以俄为师”D.中国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易解决
8 . 许慎《说文解字》记载了某种书写字体的起源:“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四体书势》认为这种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这种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B.行书C.隶书D.楷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突出文明成果。下表所列是和四大发明相史实。按照史实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造纸。
韩非著《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咸通九年雕版印刷《金刚经》
葛洪著《抱朴子》中提到“仙药”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22-03-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这种形式弥补了诗的不足,它或用白描手法,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或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从而获得意外的兴旺。“这种文学形式”是
A.汉赋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