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公)孔(子)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文化包容其他文明
B.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形成
C.中国传统文化在变化中进步
D.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以下作品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A.《史记》
B.《汉书》
C.《上林赋》
D.《阿房宫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
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2015-07-02更新 | 21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9.17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朱子语类》载朱熹弟子陈淳的话说:“先生在临漳,首尾仅及一期,以南陬敝陋之俗,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始虽有欣然慕,而亦有谔然疑,哗然毁者,越半年后,人心方肃然以定。”材料肯定了朱熹在漳州(          )
A.强化伦理纲常B.整肃社会治安
C.变革社会习俗D.倡导重学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2013-11-13更新 | 294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10.2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2009-11-23更新 | 1547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拓展训练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