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
2022-01-21更新 | 71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服从B.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C.主张严刑峻法,控制臣民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2021-0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魏源在某书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该书是
A.《瀛寰志略》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
2020-12-01更新 | 614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编撰的“四书”不包括
A.《大学》B.《中庸》C.《宋书》D.《孟子》
2020-11-2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战国时期提倡“仁政”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
(1)材料一中李斯建议焚书的目的何在?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与材料一相比在实施手段上有何差异?
(3)李斯与董仲舒的上述主张施行后产生的社会效果有何不同?
8 .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上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A.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B.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C.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对外实行闭关政策
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9 . 辛亥革命时期,通过实行核定地价和土地国有的方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试图用一个相对温和的方法来瓦解封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然而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说明(  )
A.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传统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资产阶级立宪道路在中国行不通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相对弱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由此不能推知的是
A.心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B.心学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独立的理性思考精神影响了李贽D.心学与程朱理学相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