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网……

根据材料,选取每一个阶段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918年底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蝴蝶》是其中一首:“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恒于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表明新诗
A.抛弃了旧传统B.体现时代主题
C.创作新旧杂糅D.缺乏社会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筛谷的妇女》是库尔贝1854年的作品,作品朴实地表现了乡下人民劳作的场景,这幅作品
A.是浪漫在义绘画代表作B.利用色彩来突显人物
C.继承了印象派绘画艺术D.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2020-12-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奴隶具有自由人的灵魂,有些人则有自由人的身体,无可置疑,如果人们之间在体形上的差别有如神像和人像的差别那样大,那么大家就应当承认,低贱者应当成为高贵者的奴隶。”这体现亚里士多德
A.崇尚自然法的原则B.为奴隶制辩护
C.主张提高奴隶地位D.提倡宗教信仰
7 . 《环游地球新录》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以亲历者身份记述世博会(1876年)所见所闻的著作。作者李奎是第一个以官方身份正式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李鸿章读后十分赞赏,并上呈总理衙门,给资印行3000部。李鸿章的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清廷国际地位B.宣传西方技术助力洋务企业
C.传播西学开启民智D.鼓励学者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致力于让宗教生活日常化,人们作为个体去面对上帝,不必再经过教会,对上帝的信任和对《圣经》的遵守成为宗教徒的个人世俗事务,确立了禁欲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原则。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把个人抬高到无可非议的地位,认为每个人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是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倡导拥有不受任何权威限制的绝对自由,至此,西方个人主义传统逐渐完善。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美国,通过立法等形式不断强化个人主义。

材料二   中国传统国家主义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皇权至上为价值基础的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观念体系。在封建社会,重视国家公共权力,重集权,重义务。至20世纪前期,传统社会的变动以及西方启蒙思潮的传入,倡导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国人改造中国的新国家主义产生。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国民心态也有了大幅度的跃升,“中国世纪”的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不断凸显。当代中国,国家主义内涵不断丰富并被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大契合度。

——摘编自曹长香《中国传统国家主义的发端及其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演变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主义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认识。
9 . 下面为西方著名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
A.都是现实主义的代表B.都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
C.追求画面的严整和谐D.反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10 . 孙中山倡导的“五族共和”整合了立宪派五族建国和共和派民主革命的政治诉求,成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核心话语。这说明“五族共和”
A.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产物B.摒弃了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
C.推动实现了“光复”国家大业D.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