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B.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D.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2021-10-23更新 | 49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代曾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画家。元代赵孟頫等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元中晚期黄公望等则以寄兴谴情的写意诗为旨,作品以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等题材为主。据此推知,这些画家的画作
A.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B.突出个性表现并且追求抒情写意
C.特别讲究画面的布局与构图D.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毛泽东曾为纪念某位新文化运动主将而题诗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下列选项与该位新文化运动主将有关(     
A.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B.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
D.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2021-08-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志》是第一个采用四部分类法的史志目录,并附有佛道两类,实际上是一种六分法,由于它官修正一史的特殊地位,代表着正统而权威的官方学术思想。经、史、子、集四大学科门类从此开始按照其不同地位,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社会与文化思潮。其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一)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

(二)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三)子部: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四)集部:楚辞、别集、总集。

附:道经:经戒、饵服、房中、符录。佛经: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

——摘编自魏征《隋书》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7 . “我的胡子朝向天,我的脑袋弯向肩,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脸上画满了图案。我的眼看不清道路,只能摸索向前。前身的皮肉拉长,背后的皮肉缩短,像是弓绷上了弦。”这首滑稽诗形象地反映了米开朗琪罗的创作状态及身体损伤。与此直接相关的作品应该是 (     
A.《创世纪》B.《带金莺的圣母》
C.《最后的审判》D.《雅典学院》
2021-05-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五: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2)与但丁并称意大利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初期的“三杰”的还有哪两个?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
(3)材料二选自文艺复兴高潮时期哪位诗人的哪部作品?
(4)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近代美国为例加以说明。
2021-10-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4世纪的意大利在暮曦交替之中被蒙上浓郁的诗意气息,蓝色地中海那久违的英雄浪漫主义被某种力量所激起,写诗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彼特拉克曾抱怨说:不但律师、神学家,甚至于他自己的男仆都在写诗,恐怕不久以后,连牛的鸣叫都会是诗的调子了。这反映出,意大利此时
A.文化教育得到普及B.人文色彩较为浓厚
C.底层社会民众思想解放D.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凸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