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顽固派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进攻面前,本想一意“务实”、厌恶“务虚”的洋务派也不得不面对顽固派的挑战,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冯桂芬在洋务运动发轫之时提出的“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著名论断,成为日后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问题的蓝本。在这一基础上,以曾、左、李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大员和以冯桂芬、薛福成、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洋务知识分子为提倡西学而不遗余力。……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不过在起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主旨却是针对顽固派的诘难、为引进西学辩护、寻找合法性基础的。

——摘编自雷颐《被延误的现代化》

材料二   早在甲午之前,康有为已注意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和总结中国落后的原因。针对守旧派闭目塞听,驳诘西学之非,他在1888年致洪良品的信中说:“夫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一曰势,一曰俗,二者既异,不能复以中国之是非绳之也。”“不复以中国之是非”为评判准则,说明他已超越华夏中心主义。……通过世界范围内的比较,使康有为等人觉悟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距,从而才破除了自我中心以及对旧文化的迷信。

——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模式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相较洋务派,在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作者 著作
李时珍(1518—1593) 《本草纲目》 薄伽丘(1313—1375) 《十日谈》
李贽(1527—1602) 《藏书》《焚书》 伊拉斯谟(1466—1536) 《愚人颂》
徐光启(1562—1633) 《农政全书》 哥白尼(1473—1543) 《天体运行论》
徐霞客(1587—1641) 《徐霞客游记》 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诃德》
宋应星(1587—1666) 《天工开物》 莎士比亚(1564—1616) 《哈姆雷特》
黄宗羲(1610—1695) 《明夷待访录》 伽利略(1564—1642) 《两大体系的对话》
顾炎武(1613—1682) 《天下郡国利病书》 哈维(1578—1657) 《血液循环论》
王夫之(1619—1692) 《读通鉴论》 牛顿(1643—1727)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简表。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对比,史论结合。)
3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宋明理学
C.提倡公平法治D.以天下为己任
2020-11-17更新 | 221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表唐诗(摘录),由如表可见
诗人诗句出处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全唐诗》
杜甫“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A.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B.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D.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2020-11-02更新 | 1472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应该进行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4年前后,毛泽东多次以瑞金时代“左”倾错误的教训提醒全党:“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路线B.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C.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2020-10-21更新 | 682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出现的原因有几点:首先,秩序的变化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与知识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次,王室的衰微使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地位的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处在变化之中;再次,“知识——思想”体系在不同职业的文化人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王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则使“知识——思想"也在分化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贾谊是汉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驳杂"性特点,既有法家渊源,道家痕迹,也包含阴阳家的成分。此外,墨家思想以及在战国大显其道的纵横家思想等,贾谊也都有所汲取。但毋庸置疑,贾谊学术思想的本质属性还是归于儒家,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摘编自汪高鑫《汉初儒学思想的“驳杂”性特征——以陆贾、贾谊为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自具特色思想体系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作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认为:“在所有民族中,历史都被神话歪曲了。最终只有靠哲学(即理性)来为人类启蒙,哲学一来到黑暗当中,就发现了人的精神原来已被几个世纪的错误迷住了双眼,以致要用很大力气才能使其醒悟;那些典章、业绩、文献,竟都是制造出来以确证谎言的。”他意在强调
A.历史文献充满歪曲的神话
B.用理性之光解放被蒙蔽的精神
C.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人性
D.人类生活世俗化的历史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唐朝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元朝编定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天文学家是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宋明理学推动的产物D.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2020-09-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质地图,这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纸张实物。它的年代应该
A.战国B.西汉C.东汉D.西晋
2020-09-1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