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2023-09-07更新 | 40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火箭班)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B.极大地受到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2022-01-05更新 | 773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火箭班)历史试题
3 . 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谐的规定体现了
A.僵化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要求百姓存天理、灭人欲D.儒家的伦理化为生活秩序
2021-03-26更新 | 193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火箭班)历史试题
4 .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A.文化政策开明B.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C.君主专制放松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2020-09-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火箭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在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是什么?
(3)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他们着重解决的哪些重大问题?
2020-09-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卫星试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关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马列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③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④毛泽东本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09-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卫星试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邓小平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大的理论成果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D.和平统一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2020-09-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卫星试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是社会主义的
③市场是资本主义的   ④计划和市场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根本依据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9-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卫星试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确立“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就
A.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问姓“资”姓“社”的问题
B.意味着凡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凡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C.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再受到任何约束
D.意味着姓“资”姓“社”的问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2020-09-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卫星试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辩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儒学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有何不同。并从它们创立时的思想来源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
2020-08-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火箭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