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面时事漫画中,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着陆军支持研发的机器陷入沉思。这个已被关闭数日的“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对该漫画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B.冷战导致了互联网技术的诞生
C.信息时代的到来经历艰难历程D.社会舆论阻碍科学技术的发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B.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C.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D.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某学者以《全唐诗》为样本统计的唐诗中科技内容分学科数量分析对比图。据此可知,唐代
分类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医药生物纺织建筑酿酒冶金
数量(首)40604044502029192519

A.物理及医药学的水平较高B.科技向体系化理论化发展
C.文人雅士重视科学技术D.科技发展丰富文学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唐代的皇帝多好书法,李渊很欣赏欧阳询的字。欧阳询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渐渐变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欧体 (如下图)。后世在科举取士中,常以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的主要原因是(  )
A.李渊很欣赏欧阳询B.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欧阳询师承王羲之D.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2020-05-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外史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给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历史,提供了认识历史的角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光余主编《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从先秦到1949年(见如图。节选)


材料二   麦克.哈特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节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光余将书划为“根源篇”、“创新篇”和“维新篇”的依据分别是什么?支出上述书籍的作者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麦克.哈特评选人物排行榜的标准。对比材料一、二说明其选取的中国名人榜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发现中外史家的研究有哪规律?
2020-04-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记:吴道子应诏图嘉陵山水,他人累月不能就者,乃能一日而成,此又速以取势之明验也;山形树态,受天地之生气而成,墨滓笔痕讬心腕之灵气以出,则气之在是亦即势之在是也。对吴道子的绘画风格理解有误的是(  )
A.重在表现山水的意境B.体现出宏放与洒脱
C.追求疏放闲雅的趣味D.客观描摹地理形貌
2020-05-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 历史试题
7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振兴之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马尼拉(菲律宾)返回的广东商船,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购买广东商船携往的生丝及其他货物。

——摘自《广东对外贸易资料汇编·明清卷》

材料二   下图为1850~1913年欧洲对外投资趋向图。


材料三   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局部)》


材料四   近代以来,中国曾错失了很多历史机遇,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却踏着历史的节奏,一步也没有落空,逐渐融入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中国》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广东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
(2)面对欧洲经济扩张的巨大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
(3)据材料三,指出江苏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是怎样踏着“节奏”逐渐融入世界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楠、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不自由,枉人世。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

材料三 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

——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翁仕朝的家国情怀提炼观点,并从内涵和成因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06-10更新 | 296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6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城市广场,在空间上指的是城市中由建筑、构筑物围合而限定的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集市广场是公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它布置着一些相关的设施:突出的柱廊长厅、存放国家圣火的议会大厦、体操竞技场以及各种神庙,它们共同构成城市以及城市生活的中心,广场往往呈不规则形状,也不存在明确的控制性建筑物。          

——摘编自蔡永洁《空间的权利与权力的空间》

材料二 中国传统广场的主要形态是扩大了的、四周合围的院落,传统广场,尤其是礼制性广场(如天安门广场,太和殿广场),往往具有严格纵直的中轴线,广场与宫殿、坛庙构成井井有条、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

——摘编自曹文明《中国传统广场与社会文化生活》

材料三     在城市中修建广场,是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广场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



(1)阅读材料一二,概括古希腊集市广场和中国传统礼制广场在布局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据图1指出其广场的布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的两侧柱廊有何宗教寓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