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爱因斯坦的“两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两大发现”一则修正了牛顿运动定律,为质能互变及高能粒子的运动和反应之研究敞开大门,另一则修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黑洞、引力波、宇宙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爱因斯坦的“两大发现”
①全盘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②指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
③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④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一个关键期,人们的视野变了,真正的地球形状首次被绘制,人类种族、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开始了。”在这个“关键期”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B.注重“人”与“社会”双重觉醒
C.人类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D.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2020-05-26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材料中“新知识分子”倡导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亭林诗文集》记载: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下列各项中,与材料反映的观点相对应的是
A.“天下为主君为客”B.“经世致用”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020-04-30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7 . “此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材料中的“此书”指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8 .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三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9 . “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论断科学地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这是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表现有“神舟1号”发射
D.邓小平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变革作用
2018-10-24更新 | 354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方法论证其他的现象。”据此,牛顿注重
A.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
B.实验和数学运算的有机结合
C.实验、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D.运用哲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