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陈独秀在比较东方和西方民族思想后指出,“东洋民族,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至今无以异焉。宗法社会,以家族为本位,而个人无权利”,以致“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据此,陈独秀意在
A.批判传统宗法社会B.塑造现代国民意识
C.宣扬公民权利观念D.主张国家至上理念
2022-06-03更新 | 1054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明朝在地方邑里,皆设置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以示奖惩。这表明
A.政府对基层的治理得到加强B.宗法血缘对社会的影响减弱
C.儒家自觉承担社会教化职责D.明代基层管理自治色彩浓厚
2022-05-28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中后期,英、法、俄三国的文学主流都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这里的“文学主流”指的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
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
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文献记载,商代历法已开始设置闰月,最初没有定制,有时甚至出现再闰或三闰的现象。大约公元前6世纪后,中国已有十九年七闰的“章”法。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观测技术出现重大进步B.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C.阴阳合历促进历法发展D.小农经济日益发展成熟
2022-05-27更新 | 363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夫之与方以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全面总结传统文化和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为文化责任。由于在文化价值认识上的差异,王、方二人有不同的文化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王夫之侧重于发扬原始儒学,方以智力图会通儒佛道三教,但他们都主张通过全面的批判总结,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西方文化,他们都主张只可取其实验科学的内容,而坚决地拒斥其神学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王夫之认为“地圆说”歪曲了中国传统的浑天说,方以智却认为“远西之说”在中国乃古已有之。王夫之主张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别择方法去实现文化选择,而方以智则主张通过专精并重、全偏兼顾的会聚方法去实现。作为思想家,王夫之和方以智都对明清之世的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蒋国保《王夫之与方以智文化选择同异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夫之、方以智在文化选择上存在异、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方以智的文化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宋宁宗后期及理宗时期,在朝廷鼓励和部分地方官员的主导下,各地再次出现兴建官药局的潮流。新建官药局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从官营商业机构逐步转化为面向民众的慈善机构。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理学思想影响上升
C.社会保障制度完善D.政府加强经济监管
2022-05-06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仁,爱也。义,利也”。这些与“利”相关的言论
A.体现重义轻利的观念B.反映重农抑商的经济主张
C.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D.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中期以后,小说创作与出版分离趋势日益明显。《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出现了创作时间长、付梓时间长的特点,这些小说最初付梓的地方多为文人的书斋。据此可知,当时
A.出版业专业化程度增强B.市民文化水平提高
C.士商合流趋势日益明显D.小说的商业性减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受欧洲“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1898年严复把《进化论与伦理学》翻译为《天演论》,“进化论”中适合于生物界的思想与内容被省略,“进化论”就成为专门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理论,西方功利文化风靡中国思想界。这反映出
A.应理性认识西方文明的利弊B.国人普遍接受外来文化
C.全盘西化会妨碍中国近代化D.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
2022-05-02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