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的生产者变为食物的采集者
B.工业革命以工场代替工厂,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C.工业革命提高生产カ,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信息革命的发展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曾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命题。我们的回答是“中国人用自己创造的高科技养活自己”。中国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能有这样的贡献主要在于
A.运用科技手段在世界范围内首创研制杂交水稻
B.有效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的问题
C.袁隆平杂交水稻为缓解粮食短缺贡献中国方案
D.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
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020-12-06更新 | 731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