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09年,威廉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的组织原则是:“寂寞与自由成为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多年,对新人文主义的洪堡式大学推崇备至。1917年,蔡元培担任危难之中的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以求学术为天职;二是广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师”;三是突出文、理二科;四是确立学术自由原则;五是改学年制为选科制,任学生自由择课择师;六是改革讲义制度,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研究;七是倡立学生自治会;八是实行“教授治校”;九是开男女同校之先河。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其办学模式和思想迅速为其他大学所效法,影响很快波及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界。

——摘编自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蔡元培教育改革的因素。
2023-02-12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国光,字汝观,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在吴江和仪封任知县期间,关心民生,尤其关注赋税和财政问题。王国光因“治行第一”,被嘉靖征召入京任职。明神宗继位,张居正出任首辅,命王国光到户部管事,他迎来了发挥财政管理才能的大好时机。在京任职三年半,他殚精竭虑,大力整顿财政,成效明显,并为明朝以后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主要业绩有三方面:一、优化财政管理机制,对户部体制进行调整;二、清理财政簿籍,编纂《会计录》,因受到言官纠劾,上疏乞休获允,临行上此书初稿,又担心离任后书稿散逸,故疏请刊刻,至万历十年最终定稿,该书成为明朝户部财政管理的依据,也是了解明朝财政状况的珍贵资料;三、力行考成法,改善财政状况。在张居正支持下,王国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迅速好转。

       ——摘编自《王国光与万历初期的财政整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国光财政整顿取得成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国光财政整顿的积极作用。
2023-01-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村公社是传统俄国的基层组织。农民不但依附于领主,还依附于公社。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但公社保存下来并不断强化。与此前相比,公社有了正式的法律名称“村社”。领主对村社的管辖由国家对村社的管辖所代替,领主管理机构撤出,政府指派的米尔调解员进行监督。村社以上的乡在改革前由国家任命官吏,改革后则改为由各村社推选管理人员。由于赎买土地的契约不是同农户,而是同村社签订并以连环保方式缴纳的,改革后村社的经济职能实际上有所强化。同时由于地主割走大块土地,村社份地减少,随着农户分家现象增多,土地重分越益频繁,农民的份地也越来越零碎。村社强化造成的大锅饭现象严重阻碍了俄国农业的改良,但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直到1906年斯托雷平改革才最终废除。

——摘编自金雁、秦晖《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村社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861年村社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驿站不同于普通旅舍,它是官办的非营利性单位,对过往官员通常提供无偿服务。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败,邮驿制度也产生许多弊端。各地官员利用邮驿,大肆挥霍。正德年间,发生了多起太监到各地驿站勒索驿银、捆打驿官的事件。明朝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推行邮驿改革。他从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指驾乘驿马疾行)入手,提出了对官员使用邮驿的六条限制。规定任何官员不得侵扰邮驿;过往驿站的官员只许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供应食宿,不许越格提出要求;除邮驿供应外,任何官员不许派普通民户服役;还规定政府官员凡非公务,而只是到、离任或请事假等旅途费用,一律不得由驿站负担,不得动用驿递的交通工具等。张居正治家甚严,其子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其父办生日庆典,他都不允许动用官驿。对违反条例的官员,则依规惩处,甘肃巡抚之子擅自驰驿,被革去官荫,朝野震动。由此,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小民欢呼歌诵”。

——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邮驿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推行邮驿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022-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沿用秦朝的制度,包括继续使用秦朝半两钱,并允许民间铸造货币。民间私铸,形制不一,不利于商品的流通。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支出造成了物价的上涨,直接威胁中央财政的稳定。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同时停用半两钱,统一铸造重如其名的“五铢”钱,并在钱的边缘加了一个突起的边儿。汉武帝又专门设立“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其所铸之钱,称上林三官钱。由于“五铢”钱大小适中,铸造精整,经过锉磨又很光滑,故人们非常喜欢使用“五铢”钱进行交易。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一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五铢”钱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其形制还影响到日本、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汉代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2022-03-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A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道光、咸丰以来,四川吏治腐败,盐政废坏。1876年,丁宝桢任四川总督,经全面调查了解,缜密谋划,奏疏朝廷,改革川省盐政。1877年起,他在泸州建立滇黔边官运盐务总局,总理川盐的采购、运输、批发、征税等事务;批准由商民自愿捐资筹款,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对川江险滩进行了疏凿修淘,重点整治了河道共2000余里线路,50余处险滩;融通畅滞,清理积引,调剂盐场与销岸的供求平衡;为确保运道畅通,组建安定营五营,专司黔滇边岸缉私和巡护,派巡防营在水路要隘驻扎,“穷民称便,枭匪势散”。丁宝桢督川十年,共上奏有关盐政的奏疏60余折片,虽谤声四起,备受攻击,仍大义凛然,独持正义,辟众谤而谋全局。但对以官运商销为核心的盐政改革,时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改行官运,办运者则扣费以入私囊,批销者则卖私以取盈余,上下分肥”。1901年清朝在电旨中指出“从前四川盐务,经丁宝桢破除情面,切实整顿,至今增款甚钜”,并要求各省督抚“仿照妥办”。

——摘编自王红《清末丁宝桢四川盐政改革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丁宝桢四川盐政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丁宝桢在四川的盐政改革。
2022-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梭伦改革后,高级公职人员的人选仍受财产状况等条件的限制,但其选举程序为:先由各等级按10:1的差额幅度抽签选出候选人,再从候选人中抽签选出各级公职人员;即使最高级的执政官,差额幅度也不能低于3:1.这体现了古希腊
A.一定程度上公平选举的民主原则
B.公民之间财产的不平等仍占主导
C.一定程度上分权制衡的民主原则
D.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机会均等原则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采取监牧制度为朝廷养军马,但监牧占地多,而产马数量少、质量差,耗费巨大。王安石在民间养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令民户养马的新法,即保甲养马法。1072年,保甲养马法开始实行于开封府属县,次年八月推行于整个华北地区,定额为8000匹,后增至1万匹。民户自愿养马,每户一匹,最多二匹,官府供马,或自买马官府补钱,开封府界地区养马户除了免纳二百五十束粮草外,还另外发给钱。其他地区每养一匹马每年可免“折变缘纳钱”14400文等优待办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养马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保甲养马法改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女真人兴起于白山黑水,生活方式兼有渔猎、农耕和畜牧三种形态,与汉民族相对接近。金朝初年,随着军事扩张,女真人逐步向长城以南和中原迁移。同时,改变女真旧制,全盘采用汉制,实现了政治体制的一元化。实质性的汉制改革是在熙宗朝进行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中央职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勋爵制度、礼制、仪制、服制、历法、宗庙制度等等,“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海陵王时期,金朝正式移都燕京,改为中都,确立了汉地本位政策。金朝诸帝中,自熙宗以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金朝中期以降,汉化进程潮流澎湃。世宗和章宗时代,统治者曾进行过女真文化复兴运动,但以失败告终。金朝亡国以后,社会上流传着“金以儒亡”的说法,认为汉化彻底改变了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养成了懒惰奢靡、耽于逸乐的生活作风,彻底销蚀了其传统的尚武精神,给大金王朝的国运兴衰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摘编自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1)根据材料,概括金朝女真人汉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述“金以儒亡”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元帝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晋王司马昭令贾充定法律令,到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修律完成,称为《泰始律》,即《晋律》。《晋律》篇目较汉《九章律》增加了十一篇,而条目仅汉律的十分之一。晋律的文字比较简约,律文只有“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晋律》“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晋律》中的法律概念更加明确,而且第一次正确区别了律和令两个重要法律概念,律是固定性的规范,令是暂时性的制度,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此外,《晋律》还规定抵罪,即可以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例如免官比三岁刑等。《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律》的影响。
2022-02-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