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有思想革命。文艺复兴与启蒙,都走在宪政和民主运动的前头。近代中国的启蒙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发生在清末宪政与辛亥革命之后。欧洲的民主进程,先提出个人解放、自由平等与人的价值,然后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过程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着手,先提出立宪议会主张,然后鼓吹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因此,近代中国民主运动没有带来欧式的自由平等与个人解放。
清末,改良派倡导的是民权不是民主……梁启超也刻意分辨民权、民主之别。梁氏的新民说,乃是公民的意思。公民为国家服务,主要不是为争取个人自由与利益…民蕨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倡的也非个人的自由平等。三民主义里面只有民权主义,没有民主主义。这个不是语意学上的问题。尽管孙中山说民权是基于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是他提倡的是国家自由,反对个人自由,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已经太自由了,变成了一盘散沙。他主张国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类有平等,因为自然界就是没有平等的…孙中山给人民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个基本政治权,可是人民的主权是由国家行使的。
——摘自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与17、18世纪欧洲相比,民主宪政运动发展在进程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不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高中历史选修Ⅱ 岳麓书社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高中历史选修Ⅱ 岳麓书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斯宾诺莎和洛克的主要观点。
(2)谈谈对材料二洛克的观点的看法。
2014-04-02更新 | 8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一《第二课 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材料三 《人权宣言》阐述的核心是“自然的、不可剥夺和神圣的人权”,强调天赋人权,并提出权力来自国民,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
(1)材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文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在人权主张方面有何差异?
2014-04-02更新 | 4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二《第一课 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
6 . 材料 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
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机器……
他们不只是要捣毁这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
——《兰开夏事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
(2)他们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斗争方式?
(3)这种运动叫什么?有何影响?
2014-04-02更新 | 6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五《第一课 英国无产阶级的早期斗争》
7 . 材料一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个共同目标即保护、发展和完全解放工人阶级。
材料二 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示威游行,这样,在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
(1)材料一是哪一组织的文件?该组织成立于何时?
(2)材料二中关于“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的决议是由什么组织通过的?它是为纪念什么而设立的?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组织有何相同点?
2014-04-02更新 | 10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五《第三课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8 . 材料一 鉴于议会下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丰饶之大城市;……兹再颁令:凡成年男性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能力……(其净收入)年在十镑以上者……得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假如他在当年七月底之前十二个月中曾接受教区赔款或其他救济金,依照目前议会法之规定,也丧失了选举议会代表的资格。
——英国1832年的改革法案
材料二 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的厚望,希望他们所受的苦难能够大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因而获得消弭。……人民竟受了欺骗,此种卑劣行为实令人痛心。……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一个掌权派移交到另一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
——英国的全国请愿书
按:全国请愿书于1839年5月递交议会,7月12日被议会否决。
材料三 凡具有下列各项资格的男子,得有权在1868年及以后登记作为选举人。即(1)已届成年,并未被剥夺法律行为者;(2)在任何一年7月最后一日,并在此以前十二个月中一直以房主或房客资格在该镇选区内任何住宅居留者;(3)……诚实无欺地缴纳自1月5日以来的一切救济金者;凡在任何住宅与人合住的男子,不得沿用本节规定登记作为选举人。
——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
(1)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变化,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在选举权规定或要求上的差异。
(3)英国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与1832年改革法案相比,有什么改进?为什么会有这些改进?
2014-04-02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配套测试:专题五《第二课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