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   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这场关于.上帝的大辩论,撕开了宗教迷信用以骗人的层层面纱,上帝成了滑稽可笑的怪物,一切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理由成了胡搅蛮缠的诡辩,《圣经》、教会成了捏造、虚伪的代名词;宗教生活再不像过去那样富有魔力了,修道院的人数在逐日减少,牧师也不得不读《百科全书》。

——摘编自黄尊严《世界近代史学术争鸣录》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指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五条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编自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场关于上帝的大辩论”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确认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826日,制宪会议上通过了宪法的序言,这就是著名的《人权宣言》。宣言在法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宣言中说: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不可剥夺的自由权、财产权;公众的意志由法律体……这个宣言将启蒙运动中的思想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宣言的发布,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激发了群众的革命斗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964年“民权法案”规定黑人可以与白人一样享用旅馆、饭店、娱乐休息场所和其他公用设施;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保护黑人的选举权;给黑人以平等的就业机会。1965年的“民权法案”要求给全部美国人以实际的选举权。1968年通过的《开放住房法》规定在出售或租赁住房时不得有种族歧视行为。

——摘编自王伟《“民权法案”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宣言》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权法案”出台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概括《人权宣言》和美国“民权法案”体现的共同原则。
2021-06-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4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引自《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资料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
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根据所学简要概括。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材料三: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