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察院)始设于崇德元年(1636),掌监察、整肃纪纲,并参与九卿议大政事,既为天子耳目,纠劾百官,亦以之控制言论,表达舆情,因参与处理重大刑事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都察院内机关有经历司、都司厅等,并设十五道,各冠以京畿、河南、江南、浙江……等地方名称,实则纠察朝廷内外官邪,并稽在京各衙门库仓,以及查核各省刑名。还有都察院统辖的六科,即吏、户、札、兵、刑、工各科,原为独立机构,雍正元年(1723)改隶都察院。其职掌主要是监察六部,以“言职”著称。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诺威王朝(17141901)建立后,下院发明了质询方法,由下院议员提出质问,要求政府有关大臣给予口头或书面答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质询事例越来越多,并被公认为是下院的一项合法权力。到乔治三世时,质询形成惯例,成为每一次议会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

1784年,福克斯提议下院请求国王罢免刚刚上任的小皮特,他说:“应告诉陛下保持一届不受人民信任的政府,必定有害于国家。”表决结果,福克斯的动议获得通过。这说明,对政府大臣表示不信任的程序方法,这时已为多数议员所接受。此后,对政府大臣投不信任票的事例越来越经常。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都察院的职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统治者设立都察院和英国实行质询和投不信任票方法的目的有何明显不同,并说明两种政策相同的政治影响。
2022-08-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