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西方政府和企业已在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但处于自发、零散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这种开发利用进入大规模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现代科技需要国家扶助和组织管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及其军备竞争,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等也提出同样要求。二战以来,西方的国家科技职能和科技政策更是出现高度发展,各国普遍建立政府科技机构,形成了庞大的政府科技系统,又制定了许多投资巨大的科技规划。

——齐世荣《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材料二 美国收容了大批被希特勒驱赶的有才华的科学家,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为科研原子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于1942年9月,上马了代号“曼哈顿工程”的制造原子弹项目。美国政府动员了五十多万人(其中科研人员十五万人),耗资22亿美元,占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日本投降,几乎是同时发生的。杜鲁门在回忆录中写道:“很明显,原子弹威力的第二次示威使东京惊慌失措,第二天早晨就传来了日本帝国准备投降的初次表示。”毛泽东批评了《解放日报》宣扬夸大原子弹作用的报道,说道:“苏联出兵了……这事件所发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

——摘编自邢和明《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和国际社会的反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西方政府在科技开发方面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上马“曼哈顿工程”的原因,并指出其有利条件。
(3)依据材料三,概括杜鲁门、毛泽东关于原子弹作用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原子弹在日本投降中的作用?
2020-09-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大练习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