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1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三: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欧洲列强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取消德国在中国、埃及、利比里亚、暹罗、摩洛哥、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特权,但将它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凡尔赛和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2022-05-26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两个国家的民族民族运动的特点是
A.得到了国际联盟的同情和支持B.受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影响
C.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运动相结合D.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3 . 1914年秋,一战爆发,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就曾沮丧地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下列史实可以用于佐证格雷爵士的是
A.“这场用鲜血覆盖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B.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组织,对全球事务具有决定性的发言
C.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
D.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人马汉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该书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发展海权、控制海洋对国家繁荣强盛具有决定性影响,并得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领悟,即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和海上贸易这一主要的国家富源,便可控制世界财富和资源的流向,从而决定一国兴衰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李家成、李普前《马汉“海权论”及其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汉海权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王国,大日本帝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为减少军备负担;我们决心,为达到此一目的,签订条约限制各自的海军军备”

……

——1922年2月


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签订这一条约的背景。
3)请你谈谈对海权的认识。
2020-08-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是二十世纪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一、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四国即表示同意。


(1)从材料中看,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有哪些?
(2)美国发起这次会议的真实目的显然不是它所说的“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从最后会议的结果看,它具体企图有哪些呢?

材料二   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


(3)所谓“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最后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一战后国际关系的实质,并指出其中包含的矛盾?
2020-05-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B.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
C.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D.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
7 . (阅读材料归纳)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只归纳两点)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有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不同角度评价)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2019-01-30更新 | 2390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发生于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乃是在东北亚地域所发生的东方国家和欧洲列强的一次重要的直接较量,是以后东方国家赢得战争而告终的第一场国际性海、陆大战,客观上对于动摇欧洲在东方的殖民体系产生了主要影响。这场战争也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历史不平衡发展而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这场战争,无论从力量的显示与积累,还是从结盟关系的形成与转换,都为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做出了铺垫,所以,日俄战争也被一部分史家称作为“第0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冯绍雷《关于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俄战争也被一部分史家称作为“第0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五四运动期间B.巴黎和会期间
C.华盛顿会议期间D.开罗会议期间
2017-08-04更新 | 18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