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126日,日本提出将澳洲、印度等地列入太平洋战争外围作战和防御范围的设想。取得太平洋战争初期胜利后,日本海军提出将第二期战争放在以进攻澳洲为核心的太平洋攻略方面,而陆军以深陷中国战场、抽调不出足够兵力为由坚决反对进攻澳洲。最终,海军进攻澳洲的计划被否定,陆军西进作战计划被提上日程:西进印度、印度洋,与德国在中东会师,迫使英国屈服,集中力量同美国决战。随着中途岛战役的失败和德意军队在地中海、北非的迅速推进,日本陆海军都决定将作战重点由太平洋转向印度洋。但随后,日本陆军又提出将作战重点放在中国四川。1942年夏秋以后,随着太平洋战争进入战略转折,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德意在北非、地中海作战的失利,使德意不可能进入西亚与日本会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中国战场作战,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中国的抗战使日本无力西进,西进战略也就最终化为了泡影。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与日本西进战略的破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构划“西进战略”的战略条件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西进战略破产的多重因素。
2021-04-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外交由强硬的政策转向对德让步妥协的绥靖政策,是由一系列原因形成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法国经济的复苏中止,在维护现有利益的前提下,法国开始谋求同德国和解和妥协。实质上,克里孟梭政府严格执行凡尔赛条约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执行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英国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国对法国的遏制。最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对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和平主义、和平主义衍生出的民众革命主义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信号指示,人民要求下的民主机制规范了避战求和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图谋变异了祸水东引的判断,最终催生了绥靖主义。

——摘编自赵立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