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1921年,甘地制订了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参加者应遵守的各项具体规定,其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有:“父母将我们的孩子们,从政府管理的学校中退学,在他们家里或经由民族学校,为孩子们作出一定安排。”这一规定旨在(     
A.保留印度教育的民族特色B.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
C.促进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D.开创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式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教科书里的“秦始皇”

出版时间教科书书中对“秦始皇”形象的叙述
1913年《新制中华高等小学历史教授书》(中华书局)
“至秦而竟成一统·“小即成一统,私生专制”,“始知专制之极则民不堪命,而国随以亡。”
1933年《小学历史课本》中华书局)“古代封建的局面,从此打破,真正的统一中国自此(秦)始。”
1934年《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商务印书馆)“至此(秦)而我国为一大国的基础定:我民族融合神州诸民族,而形成一大民族的基础亦定。”

——摘编自李培健《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秦始皇”形象演变探析》


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中“秦始皇”形象的演变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4-02-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魏国人,中国古代科学家。马钧为博士时,生活贫困,改进了旧式织绫机,使其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为给事中时,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认为指南车不曾存在,马钧却认为“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并制成了指南车。马钧住在京师,城里有地可以种植菜蔬,但无水灌溉,于是他就改进了翻车。马钧见诸葛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他曾经试验用一个车轮挂上几十块砖头瓦块,可以将弩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傅玄评价其说,古代的公输般、墨翟、近代汉朝的张衡都不及马钧,“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但马钧“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实在可惜。

——摘编自裴松之《三国志·杜夔传》注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钧成为发明家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钧“巧无益于世”的原因。
2024-02-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济(1896—1979)又名李济之,湖北钟祥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始终将考古学视为历史学的分支,认为考古学的责任是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搜集人类历史材料,整理出来,供史学家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真实可靠的历史,最终推动健全的民族意识形成。针对上古史研究文字记录严重不足的状况,李济认为应关注地质、气象、古生物、人类文化遗址、民族学、人类体质学等各涉及多门学科的资料。他主张采取比较法,做到中国与外国比,国内各区域相互比,“比较各处的事实”“认识各处实物的真正价值”。他赞成在考古资料收录方面应详细记载出土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的做法,认为这体现了史学家求真的态度与素养,此外还要保持有控制的想象力。

——摘编自杨天通《考古和人类学视野下的古史重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济的学术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考古学对史学研究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在纪功石刻里说:“乃今皇帝,壹家天下”“诛乱除害,兴利致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怒,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汉书·贾山传》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限。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节选自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1)分别概述以上材料对秦始皇的评价。
(2)你认为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
6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陈公哲,祖籍广东,是近代著名的武术家和教育家。他邀请了孙中山为精武会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扩大了精武会的影响力。由他主办的《精武书刊》,对于记录精武体育会的历史,以及传播传统武术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他的努力下精武体育会发展十分迅速,此后遍布东南亚、美国等地。他多才多艺,不仅擅长多种体育运动,还在摄影、考古、书法等领域取得了成就。他认为体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精武体育会会倡导“天下大同”精神,他将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平等”与西方“博爱”思想结合,体现出一种大包容的世界主义思想。精武体育会中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只要具有为他人牺牲的勇气和诚意就可以成为兄弟。在民族危亡之际,大批精武学员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牺牲,受精武精神感召,大批民众纷纷募捐,为体育教育和抗日活动贡献了力量。

——摘编自王换源《武术名家陈公哲与精武体育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公哲精武体育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陈公哲的主要贡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乌兰夫(19061988年),蒙古族。19259月入党。九一八事变之后,内蒙古东部盟旗相继沦陷,西部盟旗危在旦夕。中共西蒙工委密切关注局势,19362月,由乌兰夫领导,发起了百灵庙暴动。百灵庙暴动被毛泽东盛赞为“草原抗日第一枪”。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内蒙古东西部统一于乌兰夫为主席的自治运动联合会之下。194751日,乌兰夫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诞生。其后几年,乌兰夫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持续不断地、创造性地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经验,被中央誉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内蒙古的经验在全国推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摘编自吴向廷《乌兰夫:民族团结统一的典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乌兰夫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乌兰夫能够作出历史贡献的原因。
8 .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阶级立场的不同B.统治阶级的要求
C.思想主张的趋同D.目的上的相通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在通州师范学校和苏州师范学堂担任第一批教员,任教期间积极谋求改善教育方式,堪称近代师范教育的先驱。他还翻译诸多教科书,为当时急需教师和教材的教育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国维最早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举以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他主张大兴高等教育,实行“贵族主义”的兴学政策。他认为大学应承担培养年轻一代理论学术人才的责任,学术应提倡自由和独立。王国维在教育方面的著述甚丰,撰有《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论教育之宗旨》《欧洲大学小史》《法兰西之教育》等。

——摘编自谢维扬等《王国维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王国维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国维能作出教育贡献的原因。

10 . 材料   吴贻芳(18931985年),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23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经费完全依赖外国教会,她重新解释了校训“厚生”的含义,强调“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他人和社会”。她改变了“三从四德”的女子教育内容,制定了严格的考试招生制度及学籍管理规定,同时,又实行弹性学分制。抗战时期,吴贻芳以“努力读书,后援抗日”为教育宗旨,增设了家政、儿童福利和社会系等社会服务类专业。她坚持教育应着眼于人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主张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她认为学校不仅应关心学生的学业长进,而且也要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付出全方位的关怀。她说人格教育的实现,学校尤其应当注重慎微的陶冶,才能使学生整个的人生有良好的发展。她平时能够以身作则,小到日常言谈举止,大到国家使命,都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摘编自詹丽萍《吴贻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吴贻芳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吴贻芳教育思想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