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耶秦简

2002年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合计出土38000余枚秦简,通称为“里耶秦简”。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三十三年”“为桂林、象郡、南海”。里耶秦简的主要内容是秦时洞庭郡迁陵县衙署公文档案,书写年代为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里耶秦简出现的洞庭郡、苍梧郡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根据里耶秦简记载,洞庭郡辖迁陵、酉阳、沅陵等县,其中迁陵县下辖贰春乡、启陵乡、都乡等。

里耶秦简记录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公文收发:“迁陵以邮利足行洞庭,急。”甚至记录了传递期间每一站的交接时刻:“书一封……廿八年二月癸酉水十一刻刻下五,起酉阳。二月丙子水下九刻,过启陵乡。”如迁陵县吏员数量:史员百三人,令史廿八人……官啬夫十人……官佐五十三人。如户赋:“卅四年,启陵乡见户当出户赋者志:见户廿八户,当出茧十斤八两。”如“户版”:南阳户人荆不更黄得。妻曰嗛。如“垦田”:“迁陵卅五年垦田舆五十二顷九十五亩、税田□顷□□”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是否设置了洞庭郡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和里耶秦简对研究秦历史的史料价值。
2 .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下列有关兵马俑的评说最为正确的是
A.1980年冬天,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农民偶尔发现兵马俑坑的存在
B.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命人设计兵马俑建筑群
C.兵马俑为秦始皇陵中的一组陪葬坑,为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D.兵马俑坑出土大量青铜兵器,采用不同的铜、铅合金比例锻造
2021-08-3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2021-01-09更新 | 164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博物馆中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由封国到帝国的历史缩影与实物佐证,是秦文明的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章郸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秦始皇陵有76个故宫那么大,有数百个陪葬坑。出土的三个坑,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人数最多时近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在出土的陶俑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兵马俑一共有七个部分组成,部分零件是相通的,达到了“模件化”生产。兵马俑的制造团队高达千余人,是“规模化”生产。兵马俑组装好之后,还要涉及到细节和肖像处理,做到了“千人千面”。

——摘编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简介》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根据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城垣东侧,认为它象征着秦朝驻守在京城外的军队:有的学者认为它不是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而是属于具有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它是为了纪念秦对六国战争的胜利,以显示秦的国威。由此可知
A.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B.历史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
D.考辨历史事实须考古学的进展
6 . 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后期,昆腔进入北京。沈德符指出:“至今上始设诸剧于玉熙宫(皇宫),以习外戏,如弋阳、海盐、昆山诸家俱有之,其人员以三百为率。”明末,救国无策的王公官僚们只能以获取感官上的享受来排遣内心的忧虑和惶恐,纷纷从江南购进家庭戏班,其中田氏昆曲家班名闻京师,将领吴三桂也有昆曲家班。万历后期,昆曲职业戏班在北京的活动记载比较频繁,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北京曲坛形成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之局面。

——摘编自黄振林《明清传奇与地方声腔关系考论》

材料二   1956年4月,改编后的昆曲《十五贯》进京演出之后,出现争演争看的盛况。《十五贯》戏里面的知府况钟重视调查研究,切合当时反官僚主义运动的实际。《十五贯》没有从原作之外强加进去一些它原来所无法承受的主题;整理者只是从原作中发现了它的积极因素,发掘了它。5月2日毛泽东正式提出实现双百方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昆曲进入北京的主要推动力,并结合所学分析昆曲进入北京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2)国家为贯彻“百花齐放”方针对昆曲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及昆曲《十五贯》的演出盛况对昆曲保护的启示。
2019-06-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新安名族志》对某村落有如下记载:“其地罗峰高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国其南。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故名口口”。关于该村落表述正确的是
A.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村落
B.其建筑兼具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C.其中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民居建筑是承志堂
D.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
2019-06-25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材料一 七世纪中期以后,吐蕃王朝逐渐兴起,对唐王朝的西部边界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通过贸易稳定边疆成为唐王朝的一项国策,两国之间的互市贸易屡见文献记载,根据《唐蕃会盟碑》记载;……然舅甥相好之义善谊,每须通传,彼此驿骑一往一来,悉遵襄昔旧路。蕃汉并於将军谷交马,其蜈戎栅已东大唐只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礼……,反映了吐蕃和唐王朝之间的交往。

——摘编自刘业成、徐秀川《茶马古道的概念与形成、变化动因》

材料二 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之后又经过重建和扩建。…在地震多发的青藏高原,历经风雨,依然稳如磐石,布达拉宫高110米,南北宽300余米,沿山砌平楼13层,以红宫白宫为中央主体建筑,布达拉宫总体布局基本采用了黄教经学院和宫保建筑的传统布置手法,是西藏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集大成者,是藏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一千三百余年的漫漫长河中,布达拉宫建筑群走过了初生、成长、衰败、重生的过程既有过繁荣、也遇过低谷,建筑的一次次更选与变换的过程,恰恰是一段段历史的真实印证。

——摘编自于洋《布达拉宫之营建始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王朝和吐蕃交往的主要形式,并简述《唐蕃会盟碑》所立之处文化遗产的建筑风格。
(2)关于布达拉宫,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①布达拉宫反映了“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②布达拉宫是“一段段历史的真实印证”,侧重解读①请充分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予以阐述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加以论述。
9 . 罗马皇帝图拉真曾率军征服了达契亚,有关达契亚战争的文献记载非常少。而图拉真纪功柱上200多米长的浮雕带却生动地记录了罗马皇帝图拉真率军征服达契亚的140个场景和约2500个人。下列对图拉真纪功柱浮雕的历史价值说法正确的是
A.纪功柱浮雕是第一手史料,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B.纪功柱浮雕有歌功颂德色彩,不具有史料价值
C.图拉真是战争的亲历者,纪功柱浮雕具有权威性
D.纪功柱浮雕有艺术加工成分,作为史料需详加考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历史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史记》记载,秦始皇末年,“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项羽进入咸阳后“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中晚唐诗人杜牧因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撰《阿房宫赋》加以讽喻。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因此赋流传,秦修建阿房宫而速亡,成为人们关于秦朝的一种历史记忆。
当代考古学者试图寻找阿房宫建筑群的遗迹,只在相当于《史记》所记阿房宫前殿的位置,发现了夯筑过的地基和东西北三侧的围墙,却根本找不到红烧土、木炭等表明此处曾被大火焚烧的痕迹。他们中有人因此认为,阿房宫不过是“一座想象中的空中楼阁”。

——据《史记》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房宫被考古学者认为“是一座想象中的空中楼阁”的原因。
(2)以《阿房宫赋》为例,说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对探讨历史问题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