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看图释史文景时期,地方封国势力不断增强,逐渐戍为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因素,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巩固了中央集权。

(1)看一看推恩令实行前后,诸侯王封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想一想相比景帝削藩,“推恩令”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智慧?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明太祖曰:“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其擅专威福。

——摘自黄佐《南雍志》

材料三   清高宗(乾隆帝)日:“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身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摘自《十二朝东华录》


(1)唐太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清高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4)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设置宰相的态度有无本质的区别?试说明其理由。
2021-07-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最后得以实施要通过众多机构。按照当时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一尚书省一门下省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C.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D.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2021-0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3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秦始皇通过朝议拟定“皇帝"为名号后,利用带有古老天命观的“天子”称号来强化其获得天下的正当性和神圣性。秦始皇此举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彰显皇权至上
C.推动国家统一D.突出丰功伟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得世袭
2021-01-07更新 | 300次组卷 | 7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中国则在此后的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将君主专制推向顶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
A.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B.两国的君主素质不同
C.两国的经济基础不同D.两国的传统习俗不同
8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9 . 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夺激烈
D.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
2020-10-20更新 | 96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赛文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B.雍正年间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C.洪武年间废除丞相
D.乾隆年间设置军机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