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2022-08-28更新 | 8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2019-01-30更新 | 2617次组卷 | 6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2657次组卷 | 7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下面示意图展示了战国和秦朝官员分类。相应填写

①刺史②御史大夫③博士④大行⑤巡抚⑥太尉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清朝康熙后期,台湾商人“雇船装贩,凡港路可通,争相贸易”,使台湾米粮、蔗糖等输入大陆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从大陆易换布匹等手工业品而回。至乾隆年间,两岸每年的贸易额已达“数百万元”之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交通方式决定了商贸水平B.政治统一促进了两岸贸易
C.经济互通强化了耕织结合D.商业进步导致了区域分工
2022-07-12更新 | 746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宗法制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2022-02-26更新 | 745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690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2019-01-30更新 | 2285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