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2020-04-17更新 | 321次组卷 | 7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2020-01-06更新 | 121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试题
3 . 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2019-06-07更新 | 197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2019-01-30更新 | 1963次组卷 | 51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2019-01-30更新 | 239次组卷 | 55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第3课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
B.皇帝制度确立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科举制逐渐形成
2018-12-17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考文科综合(一)历史试题
7 .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C.周王室已经衰微
D.楚庄王图谋周镇国之宝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曹魏开始,御史台正式成为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直属皇帝。但由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加上长期战争,政局不稳,王朝更迭频繁,致使监察机构或置或废,监察职权时大时小,监察官的地位时高时低,呈现出无规则的紊乱现象。唐王朝建立伊始,将隋的司隶台统一到御史台里来,由御史台总监察之职,使得机构统一,监察权集中。御史台长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正副职品秩尊崇。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人员编制固定,分工合理,各自职掌明确。《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凡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尚书省诸司七品以上官开会,都要先通知御史台派人去监察,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就是一个实例。

——摘编自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朝初期监察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监察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考试录取率极低,“岁取登第者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定制,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此外,废除了唐代的公荐制度,考试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省试中多次落第者另立名册上报皇帝,特许他们可陪同参加殿试,考试及第后,考生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北方士人长于经学而短于诗赋,而南方士人则反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便为变法培养和选拔人才。

——摘编自《略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等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予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在宋代的发展变化。
(2)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材料二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具有哪些历史借鉴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2018-04-17更新 | 52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9 届高三文综历史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