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朝宦官充当皇帝与内阁的协调工具,这为明朝中后期富官擅权提供了基础。清朝为吸取这一教训,采取的举措是
A.废除宦官制度B.废除内阁制度C.建立朝议制度D.变革中枢机构
2 . 西周时期,朝廷任命百官都要在王室宗庙前举行仪式,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宰”,要引领百官前往周王那里接受任职。这一任命程序反映出西周时期
A.宗法制巩固了周王的地位B.选官任职以血缘关系为标准
C.政权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D.推行分封制促进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020-05-15更新 | 4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   秦朝《为吏之道》中提出“五善”、“五失”。所谓“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勿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失”则是“夸以迤”、“贵以大”、“擅制割”、“犯上弗智(知)害”“贱士而贵货贝”。

西汉时期,地方官“上计”薄记载主要内容已经成为“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据《唐六典》卷二《吏部考功郎中》记载,唐代考课标准有“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各个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不同职官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三最”即“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赈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对监察官员有七事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张晋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汉唐三朝考课官吏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宋考课官吏制度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2020-05-13更新 | 61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1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些现象
A.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直接导致唐后期朋党之争
2020-05-11更新 | 354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并提出情、理、法相结合的理论,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民间细故”,而是认为“此其有关于朝廷上下之纪纲”。这一做法
A.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B.推动了地方司法独立
C.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
8 . 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
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2020-05-10更新 | 82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葛兆光指出,作为空间的宇宙,在殷周人心目中投射了一个深层意识,即以中央为核心,众星拱北辰,四方绕中国的“天地差序格局”,而且一切天然形成的事物包括社会组织与人类自身,都是与宇宙天地同构的,因此人类应该依照这种宇宙、社会、人类的一体同构来理解、分析世界。下列哪一项符合这种思想
A.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B.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C.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
10 . 西汉立国时的行政区划为郡(国)县两级,汉武帝设立的“州”原本是监察区。随着历史发展,“州”从监察区变成新一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变成州、郡、县三级。这种变化
A.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B.有利于君主专制
C.适应了版图和经济的发展D.强化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