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卿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重臣,下表是商、西周姓氏可考之公卿数量变化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

商、西周同姓或异姓公卿数量表

时代

公卿总数

同姓公卿数

异姓公卿数

商代

19

4

15

西周

46

30

16

A.家国同构色彩的强化B.西周加强了中央集权
C.王权得到大大的提升D.商代重视与异姓联盟
2022-10-18更新 | 42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
No.%No.%No.%
1196~21938291914.57456.5131
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
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
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
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2022-06-07更新 | 1038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据下表所列评论, 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梁启超.“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A.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B.时代变迁决定评价差异
C.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D.立场不同导致褒贬不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年龄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A.促使官吏队伍实现了年轻化B.增加了官僚运行的成本
C.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D.体现了政治运转的理性
2022-03-16更新 | 444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反映了现代宋史研究者对宋代政治的认识。据此可知.他们认为宋代
概况出处
“北宋文官制度发达,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成规"张其凡《北宋政治架构探微》
“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同是一个政治单元中的一员。把皇权看作是同一权力结构中的一部分”王瑞来《皇权再论》
“不能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此强彼弱或此弱彼强的关系"张炜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

A.科举制度完善提升了士大夫地位B.政治制度中蕴含着民主的趋向
C.皇权与相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D.文官制度发达动摇了专制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唐代各道科举人才分布表,据此可知
关内
河南
河北
河东
淮南
山南
江南
岭南
剑南
陇右

21328
初唐49444129125422188
中唐6149503431127411250
晚唐334620161427138
合计145140114815717131133584
A.北方地区始终是唐代科举人才的主要分布地
B.唐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始终呈增长趋势
C.中唐时期各地科举人才均超过了初唐的水平
D.晚唐科举人才数量下降是科举制衰落的体现
2021-11-18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汉朝中央政府为治理边疆而设立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
机构管理范围职能
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等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A.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C.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D.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022-05-04更新 | 389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为部分碑文节选。
秦灭六国原因《之罘刻石》: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熊,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秦王朝的统治《碣石刻石》∶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秦始皇的形象《东观刻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A.论证秦朝统治的合法性B.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
C.强调秦灭六国的正义性D.塑造和强化政治认同
2022-03-13更新 | 983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