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先秦文献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些论述。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篇目创作年代相关论述
《尚书·大诰》西周成王时期“予(我)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西周幽王时期“下民之孽,匪(非)降自天”
《左传·昭公十八年》春秋中叶“天道远,人道迩(近)”

A.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B.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C.对上天认知日臻理性D.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2022-06-04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机构设置统计表。关于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邑、侯国)
唐后期、五代道(方镇)州(府)
府(州)县(州)
①割据势力是推动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原因②下稳上动是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动的主要特征
③行政区划的变动受中央和地方权力博弈的影响④行政层级不断增多是行政区划变动的总体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西汉时受封诸侯统计概况。据此可推知
封诸王之子封功臣封外戚
高帝3137
文帝14103
景帝7184
武帝178759
昭帝1186
宣帝631120
元帝48120
成帝43510
哀帝913
平帝2722
A.分封制是西汉立国之本B.汉初异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C.西汉后期政治趋于腐败D.武帝时诸侯势力进一步壮大
2022-05-21更新 | 54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公元196-289年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统计情况。表中曹魏时期寒素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朝代公元士族小姓寒素合计
No.%No.%No.%
1196~21938291914.57456.5131
2曹魏220~2396038.73824.55736.8155
3曹魏240~2647447.15937.62415.3157
4西晋265~2898446.26736.83117182
A.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九品中正制弊端的显现D.地方操控了人才的选拔
2022-06-07更新 | 1038次组卷 | 1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5月监测(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B.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
C.三省六部逐渐被废止D.中枢权力机制的调整
2022-05-10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年龄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A.促使官吏队伍实现了年轻化B.增加了官僚运行的成本
C.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D.体现了政治运转的理性
2022-03-16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洪武年间(1368-1398)所设茶马司(掌以川茶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换马匹)一览表,据此可知洪武年间(       

机构名称

设立时间

陕西秦州茶马司

洪武五年(洪武三十年改置西宁)

河州茶马司

洪武七年

洮州茶马司

洪武十二年

四川永宁茶马司

洪武十六年(洪武十九年罢)

雅州茶马司

洪武十九年

碉门茶马司

洪武十九年

西宁茶马司

洪武三十年


A.民族交流颇为频繁B.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22-05-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5月)文综历史试卷
9 . 据下表所列评论, 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梁启超.“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A.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B.时代变迁决定评价差异
C.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D.立场不同导致褒贬不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甲骨文中“天”“帝”“王”三字的写法及释义。据此可推知,商代
甲骨文今文释义
在甲骨文写法中,“天”字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上面是人的头,“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其本义是“人的头顶”,后引申为万物的主宰
“帝"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木头架起燃烧的样子,表示祭祀最高天神的痧祭
“王"字在甲骨文中为斧钺之形,当时斧钺是礼器,象征王者的权威

A.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B.祭祀对贵族政治影响比较大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教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2-04-17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