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4 道试题
1 .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退功臣进文吏”;宋朝开国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二者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解决了藩镇割据C.抑制了土地兼并D.削弱了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2018-07-14更新 | 279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十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关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C.三省分权,独立平等
D.尚书省掌管六部
4 . 汉朝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封国并存,后来封国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中央。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在地方设通判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的舆服制度是各级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
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
B.舆服制度是专制皇权强化的标志之一
C.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
D.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
2018-07-07更新 | 292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清朝打破了传统回避制度按政区划分的做法,改以百里为限,即官员不得在原籍、寄籍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任职。其目的在于
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C.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D.瓦解地方宗法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D.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2018-06-29更新 | 143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传说古代先王在每年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皇权至上
D.君权神授
2018-06-27更新 | 316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2018-06-22更新 | 44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