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下表中能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西北军务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君主专制D.设于雍正年间
2 . 北宋政府规定知州知府的任期为三年,但实际上大部分知州知府的任期在两年以内。如北宋福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四地在九个皇帝任期内能达到三年一任的知州知府还不到20%:太宗时,任职一年以内的知州知府所占比例为32.4%,到徽宗时这一占比达到66.7%,宋朝的这一做法(     
A.提高了地方办事效率B.保证了宋朝的吏治清明
C.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D.妨碍了地方的有效治理
3 . 秦朝实行郡县制,推行“焚书坑儒”;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采用“黄老之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采取“尊崇儒术”。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国家政策因时而变B.专制集权统治不断强化
C.行政体系日益完善D.儒家伦理秩序遭到破坏
4 . 《旧唐书》记载,唐朝中后期,地方的节度使可以自行设置文武官员,并且将属地的赋税据为己有,在许多方面都不听中央政府管辖。这反映了当时(       
A.郡县制已遭到废除B.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C.已形成南北对峙局面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激化
2023-12-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仁宗及以后,尽管内阁大臣多兼有六部职务,但朝廷规定“俱掌内制,不预所升职务”,即仅做皇帝的侍从之臣,而不到所升的六部等衙门去实地任职。此规定(       
A.削弱了内阁的政治地位B.维护了中枢体制的稳定
C.促进了内阁宰相化完成D.旨在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6 . 下表所示是明清时期采取某一措施实施之后产生的影响(       

序号

影响

使得朝政进一步“暗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

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有优先御览的特权

广开言路,群臣可以直言进谏,使大臣们相互牵制

由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最有可能是(       
A.实施奏折制度B.设立内阁制度C.创设军机处D.设立理藩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期,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具有浓厚宗教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8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郡县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宗法制
10 . 一月也叫古时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名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中国古代的这种避讳文化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皇位世袭
C.皇帝独尊、皇权至上D.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