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2019-12-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其特点和成效。
2020-02-20更新 | 16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希望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 71 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

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后来宋代在西南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明代在边境部分地区设置羁縻卫所。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其意义。
2019-11-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而隋唐五代时期,战事亦不少,共1411次;至宋辽金夏,战争只有620次;而元明时期,战争次数亦达千次以上。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材料二   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九十万,占当时户政人口的六分之一,以江苏为最多,山东、安徽、四川、陕南、湖北等次之。……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时期战争最为频繁?说明这一时期战乱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南渡现象出现的原因,说明人口南渡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并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
6 . 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

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君主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久则情亲而弊生、“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通过《监察六事》《巡按察六》《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史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唐代,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史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

雅典的监察制度相当发达。雅典公民在监察官员任职前,要对其出身、财产、人品、是否服兵役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官员在任职期间要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是否称职。任职期满后,对其财产等情况进行审查,看他是否贪污受贿,如果有罪则处非法所得的十倍罚金。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经过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议会的监督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监督对象采用不同手段,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只有犯有严重的不法行为时,才由议会两院弹劾、免职。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开辟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时期中共依据新形势,废止了原有的工农革命政权下的监察制度,建立起了监察系列监督、参议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审计监察机关监督五大层次为主的新监察体系,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法律对监督权力予以保障。与国民党区域内“贪污成风,廉耻扫地”相比,中共敌后根据地则“艰苦奋斗,奖励廉洁,禁绝贪污”。

——摘编自李瑞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监察制度探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在监察官员任用方面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议会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调整监察制度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8 . 王国问题是汉初政治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将百越,岭南之地分为诸侯王之地,一方面可以笼络诸侯之心,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中原之物力人力,为中原之地百姓休养生息赢取精力。……在秦末汉初,匈奴乘中原大乱,迅速崛起,成为一大边患,韩王信所封之地尽有今山西中北部,先都晋阳,后徙马邑的主要原因即为需要防备匈奴。……郡县制属于极端专制的集权体制的单线统治,中央对郡县的绝对控制使郡与郡之间相互拆离,使郡与县之间没有相应的联系。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一旦控制不力,就会造成全国地方政权的大面积崩溃。

——摘自费双应《简析汉初分封原因》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国实力越来越强,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文帝时大臣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易,国小则亡邪心。”汉景帝时期大臣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在元朔二年(前127),朝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据《汉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解决王国问题的主张,并分别加以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前代国柞(Zhà,国柞指国运)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唐会要·封建杂录上》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主张施行哪种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管理地方少数民族时,还有哪些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指出分封的主要对象。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2018-11-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