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除了诸王府保留记室(即“秘书”)的编制以外,其余机关类似秘书的部门,基本取消。而且王府记室一般不能自行招聘,改由中央指派任命。即使是节度、观察一级的机构,另设“堂书记”职称,专门负责表奏书檄一类文辞的撰拟,也由中央统一任命。安史之乱后,藩镇权重,秘书聘用的权限逐渐下移。但主官与秘书相互勾结的现象基本被杜绝,现在我们见到的名臣奏议等,基本上都是各级官员自己的手笔。

——摘编自杨剑字《中国秘书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各级地方政府主官的责任比唐宋时大得多,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经济财税都要一起抓,甚至兼领军务,事实上,存在添置秘书相帮办理各种文书乃至机要事务的需求,于是自己出资聘请私人秘书,佐理公务,办理私人事务,撰拟书信,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清承明制的同时,各级官员自聘私人秘书的惯倒也被沿袭下来。但是往往出现“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就曾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然而,新型秘书制度的确立,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摘编自杨树森(新编中国秘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对秘书职务管理的做法.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秘书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022-07-23更新 | 55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会典》将军机处称为“办理军机处”,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开始仅有板屋几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有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这些情况(     
A.彰显了清政府的简朴作风B.反映了军机处的临时性质
C.体现了皇权对中枢的管控D.源于中央机构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记载,明代15朝内阁阁臣平均人数最多时7.67人,最少时3.73人。明中叶以后内阁出现了首辅,首辅之争导致内阁相互倾轧严重,必须仰仗皇帝和司礼监太监的支持才能获得实际权力。这说明明朝(     
A.宦官专权的严重性B.六部权力不亚于内阁
C.内阁权势的伸缩性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4 . 乾隆皇帝塑造并完善来自藏地的“文殊菩萨”称号,以及强化转轮王的化身身份认同,建构起“朕即佛祖”的象征符号。他还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并设立四大经学院,广招蒙古喇嘛入京学法,并在承德修建藏传佛教寺院。乾隆帝的这些做法(       
A.加速了佛教中国化进程B.确立了佛教的国教地位
C.对蒙藏实现了分而治之D.巩固了大一统政治秩序
2022-07-14更新 | 427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2022-07-14更新 | 6187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文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812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文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2022-07-12更新 | 1667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清朝康熙后期,台湾商人“雇船装贩,凡港路可通,争相贸易”,使台湾米粮、蔗糖等输入大陆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从大陆易换布匹等手工业品而回。至乾隆年间,两岸每年的贸易额已达“数百万元”之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交通方式决定了商贸水平B.政治统一促进了两岸贸易
C.经济互通强化了耕织结合D.商业进步导致了区域分工
2022-07-12更新 | 742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1015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829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38次组卷 | 259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