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选官侧重门第等级
D.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2019-09-16更新 | 471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宋朝,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这一变化
A.抑制了官僚腐败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降低了官员素质
D.确立了官僚政治
2019-09-15更新 | 44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9月“领军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这表明商周时期
A.具有原始民主遗存
B.贵族与平民存在矛盾
C.君主专制不断弱化
D.公民的政治素养较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某种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宗旨是
A.巩固皇权
B.监视官吏
C.治理百姓
D.服务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
A.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
C.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
2019-09-14更新 | 3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397年,刘三吾等受命主考会试,结果录取的都是南方人,引起北方士子强烈不满。朱元璋命张信等人复查,但结果仍如此。有人上告说刘张等人串通,朱元璋大怒,在处置刘张等人后,又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都是北方士人,史称“南北榜事件”。这实质上反映了朱元璋
A.笼络北方士子借以巩固政权
B.力求化解人才流动的区域冲突
C.避免科举取士过分倾向南方
D.严格奉行科举选拔的公平原则
7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2019-09-12更新 | 971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8 . 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
A.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
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C.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
D.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
2019-09-12更新 | 61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明朝出身于两类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比例,据此可以推知明朝
明初明末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72.3260.73%%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92.13%83.71%
A.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
B.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丧失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
D.家庭对政治的影响力降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
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
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