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021-10-24更新 | 447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叔骨父簋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034(如图),铭文共4行35字(如图)可以从中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注:拓本上的字是:侯休乍(作)叔骨父庙。正月初吉,碗,延(筵)侯,侯赐骨父贝朋、牛十,骨父扬,对侯休,用作宝簋,其永用。
①青铜铸造技艺高度发展 ②小篆是主要的书写文字
③可以作为印证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史料 ④“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37次组卷 | 77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此出自(     
A.汉武帝B.明太祖C.宋太祖D.清雍正帝
2021-08-25更新 | 171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秦汉时期,皇帝常派使者巡视地方郡县,调查政令执行情况,观察官吏治迹,了解民情民意,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巡视制度。据此可知,巡视制度
A.有利于提高行政监察力度B.旨在保障国家边防安全
C.有效根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被后世继承并长期沿用
6 . 东夷地区原以游牧为生,兽皮为衣;齐、鲁在此地建国后,“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变其俗,革其礼”;至战国,东夷地区已无异于中原。这可以佐证西周
A.井田制度的推广B.分封制度的影响
C.礼乐制度的作用D.集权体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
2021-08-06更新 | 666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分掌各项政务;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呈皇帝。这一措施
A.反映出中央权力中心的变动B.使相权逐步移至尚书台
C.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制的成熟D.表明外朝官员位高权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 . 中国古代某机构原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主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这一机构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宰相权力B.缓解君相矛盾
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中枢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