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人在评价秦朝确立的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保持了与远古神祇圣哲强烈联想的称呼,恰当地象征了一个人的成就。该制度是
A.禅让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郡县制
2022-03-05更新 | 344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2-01-19更新 | 689次组卷 | 35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没有了作为所有文官领袖、能替君主处理好繁琐的日常政务、对君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丞相的存在,明代的君主为政时力不从心。为恶时却能随心所欲一实际上成为一个比宋朝更人治的朝代,其治官也更混乱。这种观点表明
A.明朝的政局持续混乱不堪B.中央官制变革影响明朝政治
C.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D.废丞相导致了明朝走向灭亡
4 . 宋太祖赵匡胤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总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其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
C.缓解边境压力D.解决财政危机
2021-06-24更新 | 655次组卷 | 22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
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B.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
C.抑压军机处的权势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
2021-06-01更新 | 1525次组卷 | 27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
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2021-05-18更新 | 1065次组卷 | 22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西汉初期,在“革秦之弊必行封建之制”的社会舆论影响下,汉高祖刘邦推行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
2021-02-01更新 | 419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及汉初的尚书是宫廷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与尚冠、尚衣、尚食等合称“六尚”,办公地点尚书台位于大内。东汉时,尚书台总理奏章、宣布诏令、参与决策,实际成为总理国事的中枢。古代史学家概括为“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反映出东汉
A.汉承秦制,“国事”与“家事”兼管
B.制度创新,内朝转为外朝的变革趋势
C.加强皇权,三公无实权并渐成虚位
D.权利制约,协调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9 . 西周初年,商纣王儿子武庚的叛乱被平定后,商族的公社组织并未被拆散,仍由原来的公社首领来统率,宗族组织和他们的风俗、习惯等均被保留下来,但他们要服从周王国的法令。西周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稳定西周的统治B.有利于文化的融合
C.埋下了商族复国的隐患D.消除了各部落间的矛盾
10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