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1015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829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78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曾经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举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而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4 .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以下示意图均选自教材配套地图册)


比较以上示意图,提取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比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9-14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人教版《历史》必修Ⅰ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他们还曾多次解散议会,甚至十多年不召集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王的专制十分不满,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3)根据材料,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4)概括材料四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你赞同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