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廷寄是清代军机处特有的下行公文。廷寄以“军机大臣字寄某人”或“军机大臣传谕某人”为开首,接着以“某年某月某日奉上谕”的形式说明承旨时间,然后叙述上面的内容,最后以“遵旨寄信前来”为结尾。由此可知,廷寄制度的创立
A.重在提升治理国家的能力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C.旨在简化处理军务的流程D.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2 . 夏商时期的乐舞大多以神话般的写意形式来表现图腾崇拜,歌颂部落首领的功德,而西周乐舞则注重各种烦琐的礼仪,规模宏大面又庄严肃穆,在祭祀典礼等仪式中时刻强化化着天子与诸侯封君间的秩序。据此可知,西周乐舞
A.强调政治制度的革新B.注重渗透社会等级思想
C.淡化了血缘政治关系D.强化了君主的至上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宪宗时,大太监汪直提督西厂(直属皇帝的特务监察机构)后,内阁的三位首辅、六部的尚书们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以至于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材料现象
A.表明中枢管理日益混乱B.说明内阁六部拘泥守旧
C.反映了内阁的有职无权D.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4 . 自战国始,平民和奴隶获得姓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秦汉以后出现的封建宗族广泛地包括了不同阶级的居民。由此可以推断出
A.平民奴隶人身趋于平等B.战国世官制度基本解体
C.秦汉宗族制已经平民化D.周代宗法制度逐步崩溃
2021-10-0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实行“朝聘制度”。“诸侯之于天子,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B.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C.周王扩大了统治区域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1-10-07更新 | 85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北京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6 . “纯粹从宗法的观点去看周代的国体,我们可以说封建制度是将家族政治化后的一种政治组织,所谓天子,即是支配同族群体的族长而已!“这说明
A.宗法制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和纽带,二者相辅而行
C.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宗法制兼备政治统治和血缘道德制约的双重功能
7 . 最初的“王”字是斧钺的象形,这表明早期政治力量的实质是
A.高度集权B.崇尚暴政C.政治强权D.黜武好战
2021-09-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官职发生了变化,平行的三卿变成了单个的主导官员,称为“执政”,齐国为相,晋国为元帅,楚国为令尹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政治的彻底解体B.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化
C.士阶层崛起和权力下移D.世卿世禄官制的颠覆
2021-09-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代除了有正常的行政组织和相应的职能分工外,另有差遣制度,本司的长官未受差遣就不能管本司的事务,官职是用来领取俸禄和显示地位的名号,不一定享有实权,只有差遣才是行使职权的名分。这一举措
A.提高了行政效率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C.打击了保守势力D.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大力推行“恩荫”之制,所有高级官员都可以荫若干人做官或进官,而不拘子弟乃至亲戚门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恩荫”之制
A.是宋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B.是产生“冗官”的重要原因
C.扩大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D.使科举制难以发挥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