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
A.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B.伊犁将军完全统管其军政事务
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D.清朝成功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史》云:“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由此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B.设置南、北面官C.崇文抑武D.强化君主专制
2020-01-17更新 | 345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有效地行政管理主要得益于
A.和亲制度B.册封制度C.朝贡制度D.行省制度
2020-01-17更新 | 211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下列属于明朝加强边疆治理举措的是
A.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B.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
C.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地区D.设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
6 . 皇帝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角色,但其权柄也常被亲近者侵夺,东汉时期侵夺皇帝权柄的重要角色是
A.宰相与御史大夫B.刺史与郡守
C.外戚与宦官D.三公与台阁
7 . 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A.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
B.导致秦朝的统治暴虐而亡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便利了分封制度的推行
2019-10-19更新 | 247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9-10-16更新 | 25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林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向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刘向认为
A.道德沦丧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
B.分封宗法走向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C.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冲击传统秩序
D.诸侯国易主成为战国动乱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