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沿用分封制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D.建立省制
2024-04-10更新 | 80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下表中能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A.因西北军务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君主专制D.设于雍正年间
3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22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南通市如东中学、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25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3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875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唐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21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023-03-23更新 | 752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清代凡特旨经铨叙派任外官(道、府以上)者,如大学士、九卿、六部、督抚、将军、都镇、学 差、主考,以及驻外使臣,皆由军机处开单请旨。这说明(     
A.军机处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军机处起助理国政的作用
C.军机处负责草拟各类决策D.军机处掌握各级官僚任免权
2023-03-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传统中国的国家治理以郡县制为基本架构,“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材料表明郡县制(       
A.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适应了我国疆域辽阔的发展特点
C.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最大限度保证了国家治理的效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