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明朝1402-1627年间任职的内阁成员特征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明朝的阁臣
概况总人数均值
是否进士出身123占比95.9%
从进士及第至首次入阁的间隔11824.80年
从首次入阁至首次出任首辅的间隔565.93年
在阁年数1236.2年

A.人数众多导致机构臃肿B.成为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C.职务的任免都较为随意D.需要具备长期的为官经验
2 . 封驳是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54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
A.中枢机制杜绝决策失误B.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C.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D.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2021-11-16更新 | 198次组卷 | 17卷引用: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河北卷)
3 . 由下表可知,唐朝前期太宗至武后代唐前宗室任官类别统计
任官类别高祖子孙非高祖子孙
人次百分比(%)人次百分比(%)
中央政务决策官10.44158.52
中央事务官003017.05
武职事官93.962514.20
东宫、王府官31.3221.14
荣誉性官职114.85217、1.14
地方行政官20389.4310257.95
合计227100176100

A.宗室对中央决策影响较小B.宗室干政现象严重
C.皇室内部政治斗争较激烈D.皇权专制日趋强化
4 . 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统计

(注: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2021-09-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资料统计,晚唐时期科举出身者世族家庭占76.4%,中等及寒族家庭占23.6%,而北宋科举出身者世族家庭仅占12.8%,中等及寒族家庭高达87.2%.由此可见,与晚唐科举制相比,北宋
A.实现了仕途晋升公平B.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考试程序更加公正D.使贵族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何忠礼在《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统计,唐代有宰相524人,科举出身者为232人,《宋史》载宋代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达到123名,大大高于唐代、这反映出宋代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依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兼顾寒素、小姓,扩大选拔范围
C.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
C.郡县制的实施D.井田制度的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