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玄宗时,掌管地方监察事务的十道采访使多由军使兼领;安史之乱后,采访使职务更是多由节度使接任。唐肃宗时,诏停采访使,又先后在全国设立35个方镇,增设四十余观察使道。唐肃宗的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A.地方监察权未与行政权分离B.地方藩镇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C.地方行政级制设置发生改变D.中央力图强化对地方的管控
2 . 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使相。使相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实际上不行使宰相权力。从玄宗朝开始,使相由8人发展到僖宗朝的60人。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宰相制度名存实亡B.与唐朝衰落有一定关联
C.体现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D.推动中枢权力体系完善
2021-05-20更新 | 246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说明元朝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治理B.扩展了国家疆域范围
C.促进了民族间相互交融与发展D.变革了地方行政制度
4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据此可知,当时
A.多元一体民族观念已经形成B.政治中心由西向东转移趋势
C.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管理控制D.防范犬戎是周朝的核心任务
2021-05-17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建新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中正设置意在
A.确定人才标准B.选拔有用之才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高宗以后,朝廷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行宰相之职,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很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B.不利于群臣积极性的发挥
C.有利于皇帝把控朝政D.宰相的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7 . 西周取代商朝后,为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推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服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唐代,凡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均要经由尚书省发付中央诸司及地方州、县;中央各政令机关有符、移、关、牒下达诸州者,也要经由尚书省发遣。这说明唐代尚书省
A.限制了中央决策权的行使B.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枢纽
C.履行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制定政策。该机构的设置,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六部
2021-02-10更新 | 37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只有品评权,没有任用权。中正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用人的依据,官吏的任用由中央决定。这表明魏晋时期
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B.九品中正制被废除
C.士族势力逐渐衰退D.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2021-02-07更新 | 634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