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奏折制度是清代独有的文书制度。阅读下表,对清朝奏折制度评价合理的是(       
   康熙朝部分满文朱批奏折
奏折朱批
山西巡抚噶礼康熙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奏折朕体安善。山西地方除平庸者外,文武官员谁居官好?声名不好者为谁?
山西巡抚噶礼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三日奏报官员操守折知道了。此文断不可留
陕西巡抚鄂海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九日奏报夏粮收成折知道了。麦、粮、面价及一两银兑换几个钱,著写明顺便奏来
云南巡抚吴存礼康熙四十九年具奏请安折朕体安。近日起居饮食颇佳,弓马如旧。每日修书不肯闲住,此朕之最乐之事
直隶总督赵弘燮康熙五十九年六月初九报告保定郡城地震折四边远处,再察速报

—摘编自关孝廉《清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刍议》、赵鸿飞《略论康熙朝朱批奏折的史料价值》

A.主要目的是笼络地方官员B.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为康乾盛世提供行政条件D.体现了统治者“民本”思想
2023-11-06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经常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成之国,以加强联系。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主要适用于姬姓贵族B.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特权地位
C.分封制的实施巩固了宗法制D.宗法制的实施强化了血缘姻亲关系
2022-02-13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由百官之长的丞相个人开府,自辟僚属,相对独立行使权力,转变为若干长官共执丞相之职,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形成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这一变化是指
A.从世官制向察举制转变B.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
C.从内阁制向军机处转变D.从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转变
4 . 明初在边地设置总兵镇守制度,由武将负责军务。永乐八年,皇帝令“内 官带象牙圆牌,临阵看视”,有立功将士,则“即给予牙牌收执,径赴大营 奏知,关给堪合,以凭陛赏”;此后,渐成制度,“内官在边者……非总兵所能治”。这一措施旨在(     
A.解决北元的军事威胁B.打击世族权贵势力
C.平息文官集团的不满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为唐代御史弹劾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间概况
唐初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之,小事则署名。
武则天时期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有贪赃行为,苏味道被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厉声指责日:“公等奏事应报承嘉知,不然,无妄闻也。”诸御史根本不予理睬,弹劾仍“悉不禀之。”
唐德宗时期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
A.御史逐渐控制朝政决策权B.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C.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D.御史成为依附皇权的工具
2022-05-07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6 . 汉成帝统治时期,丞相翟方进为首的儒生集团以儒家礼仪标准治国,打击政敌。公元前7年,火星与心星(古代星宿)相遇,世人迷信,认为不祥,称应该由大臣承担责任,于是汉成帝选择移祸翟方进,翟方进被迫自杀。汉成帝这一做法(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促进了皇权与神权的结合D.推动了中央行政中枢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以一个公司作比喻的话,皇帝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私人秘书。”这说明内阁的主要职责是
A.皇帝的侍从顾问B.主持朝政大事C.替皇帝批答奏章D.管理六部官员
2021-11-22更新 | 40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选官制度的变革
C.政权更替频繁不断D.民族交融的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是这样评价汉唐政治的:“唐代政府和汉代政府之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主要说明了
A.从汉到唐政治制度的重大进步B.汉唐两朝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
C.汉唐两代皇权大小是不相同的D.“九卿与六部”均隶属于宰相
2022-05-05更新 | 25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10 . 明代内阁辅臣大多为科举出身,他们常以儒家的治国原则,来检验皇权行使是否得当。如有不当,便要向皇帝进谏,或利用手中的封驳权来加以阻止。若“进谏”或“封驳”均无效,阁臣可以引退辞职。这反映了
A.内阁的设置利于减少决策失误B.部分皇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C.内阁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D.内阁对皇权有明显的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