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在学习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时候,按照老师的要求分组进行有关古代东西方法律条文的收集。

第一小组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作了相关整理:

“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以论妻?妻智夫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不智,为收。”大意是:如果丈夫偷钱一千元,妻子藏匿三百元,妻子应该怎样定罪?如果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藏匿,当以偷钱三百元论处,如果不知道,不追究。

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第二小组查找到是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的部分条文。其中这样描述: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如果手和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

第三小组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他们从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条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第四小组收集《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律,全书30卷460条,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等七律。他们收集到的法律条文是这样的内容:《大明律》把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定为十恶”,凡犯十恶”之条者皆从重治罪,并且遇赦不赦。

各组利用收集的资料进行相关探讨,请你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第一小组、第二小组搜集的信息,请你说明《秦律》与《十二铜表法》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特点?
(2)你认为第三小组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与《十二铜表法》相比,增添了哪些合理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材料)?
(3)根据第四小组收集的材料,概括《大明律》部分条文反映出的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4)假如你参与了材料的收集,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收集来的历史资料?
2019-08-10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2-02-22更新 | 114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山西是中华早期文明发源地之一,希腊是西方文明源头。在历史上,山西经历大规模移民,希腊也有海外殖民运动。曾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希腊城邦建立以后,便有海外殖民运动,……希腊殖民者共建殖民城邦至少在139座以上。这些新邦为数众多地分布于地中海、黑海地区。……从过程上看,海外殖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殖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由于人口增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寻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到海外另谋生路;经济上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商业发展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也有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遣送出国或安插于外者;在遇到严重灾荒时,也有殖民海外以求渡过难关者。……

子邦和母邦、殖民地区和希腊本土之间展开频繁的经济往来,使希腊世界的奴隶制商品经济获得较充分的发展,广泛密切的贸易联系还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构成了一个海洋与大陆交错、东方与西方联结的前所未有的地中海最大贸易圈和经济圈……

——《世界史》六卷本

材料二从秦汉以来,每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如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永嘉之乱”至南北朝、“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靖康之乱”至元末,都有大批山西人外迁;而自明朝以来,无论是“大槐树移民”还是近代向内蒙古、东北和其他边疆地区的移民,山西人都占有重要地位。山西同时也接收了大量外来移民,从夏、商、周时代频繁迁入的部族,封国和宗族,从汉代开始的少数民族内迁,南方居民被强制北迁,北魏时大规模移民于代地,直到近代,大批外来移民在山西定居,与本地人融为一体,成为山西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葛剑雄《山西移民史序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山西移民相比希腊海外殖民运动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移民和希腊海外殖民运动原因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说明希腊海外殖民运动影响

4 .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今日中国应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审视人类各种不同的文明模式。”

材料一:中国的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雅典模式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撤战争史》

材料三:英美模式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依据探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探究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的特点。
(3)依据探究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
(4)“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5)依据探究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
(6)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克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美国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哪些重大创新和改变?
2021-10-26更新 | 99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陪审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雅典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措施是设立了被称为“赫里埃”的公民陪审法院。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一般人数为500名左右),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参加案件的审判。每次参加审判的陪审法官人数大概是法院陪审法官总数的1/10,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投票表决,投票方法是往票箱内投放石子。

——摘编自《浅祈中西陪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目前,美国有两种人数不同的陪审团,分别是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由23人组成,小陪审由12人组成,每位陪审员任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美国法律规定,选出的陪审团必须在受理地区的范围内具有相当合理的代表性,即在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较为准确地反映该地区的人口状况;这样就更能保证陪审团不会在某些问题上有严重的意见倾向……原被告双方的律师都有相等的将其认为应该回避的人从陪审员名单中除名的机会。

——整理自《试论美国的陪审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陪审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雅典陪审制度相比美国陪审制度的不同,并分析美国陪审制度所体现的价值理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相知”,更是“相亲”的。古老文明的智慧更可以照鉴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秦国郡辖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但塔顶是至高无上、独揽大权的皇帝。罗马帝国的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皇帝控制了行省主要官员的任命,对行省监督也趋于严格。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郡县制和罗马帝国行省制建立的相同之处。
(2)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均重视法治的相似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