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文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是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舟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后来,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l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依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材料二:“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是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新创立的这套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概括这套制度的基本特征。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2 .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D.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2019-01-09更新 | 192次组卷 | 27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记载,陪审员每日3个奥波尔;九个执政官一天的薪金为4个奥波尔。五百人议事会成员一天可得到薪金5个奥波尔。城邦也给那些驻扎在萨摩斯等地的公职人员支薪,作为其生活费用。上述记载的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梭伦改革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罗马帝国时期
D.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4 . 古代东西方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


(1)仿照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项目秦帝国罗马帝国
地方治理制度:①制度:实行行省管理制度,将领土划分若干行省,每个行省有一名总督管辖。

法律建设
措施:将原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
作用: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了统治,为汉代所沿用。
措施:②作用:③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的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更加广泛采用了他所处时代的数学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收录246个应用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摘编自张奎元《新编世界科技史》


(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希腊数学和古代中国数学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记载:“他规定一切职官都须在著名人物(才德)和小康以上的家庭(资产)中选任;必须是‘五百斛级’或所谓‘双牛级’(即第三级)或骑士级才有当执政人员的被选举权。第四级,即佣工,是不容许担任任何官职的。”这一规定
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平等B.造成了公职人员的贪污和腐败
C.加剧了贵族与平民阶层的矛盾D.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雅典政治》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
A.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
B.陪审法庭是最民主的权力机构
C.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D.陪审法庭是最高行政机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李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典》
8 .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2015-03-17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东城区普高示范校高三上期能力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